证券投资分析考点第三章

2014-09-12 11:40:26 字体放大:  

第三章 宏观经济分析

【考点一】宏观经济分析概述  

一、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  

1.判断证券市场的总体变动趋势。

2.把握整个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

3.掌握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度与方向。

4.了解转型背景下宏观经济对股市的影响不同于成熟市场经济,了解中国股市表现和宏观经济相背离的原因。

二、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1.总量分析法

总量分析法是指对影响宏观经济运行总量指标的因素及其变动规律进行分析,如对国民生产总值、消费额、投资额、银行贷款总额及物价水平的变动规律的分析等,进而说明整个经济的状态和全貌。

2.结构分析法

结构分析法是指对经济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及其对比关系变动规律的分析。

三、评价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指标  

1.国民经济总体指标

(1)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按年统计)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GDP=GNP-本国居民在国外的收入+外国居民在本国的收入

=GNP-(本国生产要素在国外取得的收入-本国付给外国生产要素的收入)

=GNP-国外要素收入净额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2)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行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衡量国民经济的重要统计指标之一。

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生产法;二是收入法。

(3)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人口中失业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劳动力人口是指年龄在16岁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全体。目前,我国统计部门公布的失业率为城镇登记失业率,即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占城镇从业人数与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

(4)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普遍、明显的上涨。对通货膨胀的衡量可以通过对一般物价水平上涨幅度的衡量来进行。一般说来,常用的指标有:零售物价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等。

(5)宏观经济运行景气指标一一PMI。采购经理指数(PMI)是根据企业采购与供应经理的问卷调查数据而编制的月度公布指数。

(6)国际收支。国际收支一般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本国居民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其他往来中所产生的全部交易的系统记录。这里的居民是指在国内居住1年以上的自然人和法人。

2.投资指标

投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再生产中投入资金的数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衡量投资规模的主要变量。

3.消费指标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国民经济各行业通过多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的消费品总额。

(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是指某一时点城乡居民存人银行及农村信用社的储蓄金额,包括城镇居民储蓄存款和农民个人储蓄存款,不包括居民的手持现金和工矿企业、部队、机关、团体等单位存款。

(3)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可支配收人是居民家庭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并且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

4.金融指标

(1)总量指标

①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是单位和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存款和手持现金之和,其变化反映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金融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的运行和居民个人的投资行为有着重大的影响。

我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

a.流通中现金(M0),指单位库存现金和居民手持现金之和,其中“单位”指银行体系以外的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

b.狭义货币供应量(M1),指M0加上单位在银行的可开支票进行支付的活期存款。

c.广义货币供应量(M2),指M1加上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

其中,中国人民银行从2001年7月起,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广义货币供应量M2。M2与M1的差额,通常称为准货币。

②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是指某一时点金融机构存款金额(包括企业存款、财政存款、机关团体存款、城乡储蓄存款、农业存款、信托及其他类贷款)与金融机构贷款金额(包括工业贷款、农业贷款、商业贷款、建筑业贷款、私营及个人贷款、乡镇企业贷款、固定资产贷款、信托及其他类贷款)。

③金融资产总量。金融资产总量是指手持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保险等其他资产的总和。

④社会融资总量。社会融资总量是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

⑤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是一国对外债权的总和,用于偿还外债和支付进口,是国际储备的一种。一国的国际储备除了外汇储备外,还包括黄金储备、特别提款权和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储备头寸。

⑥外汇占款。外汇占款是指受资国中央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

(2)利率

利率(或称利息率)是指在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本金的比率。

①贴现率与再贴现率。贴现是指银行应客户的要求,买进其未到付款日期的票据。办理贴现业务时,银行向客户收取一定的利息,称为贴现利息或折扣,其对应的比率即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由于资金周转的需要,以未到期的合格票据再向中央银行贴现时所适用的利率。

②同业拆借利率。同业拆借利率是指银行同业之间的短期资金借贷利率。

③回购利率。回购是交易双方在全国统一同业拆借中心进行的以债券(包括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和中央银行融资券)为权利质押的一种短期资金融通业务,是指资金融入方(正回购方)在将债券出质给资金融出方(逆回购方)融人资金的同时,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由正回购方按某一约定利率计算的资金额向逆回购方返还资金,逆回购方向正回购方返还原出质债券的融资行为。该约定的利率即回购利率。

④各项存贷款利率。各项存贷款利率包括金融机构对客户存贷款利率,即城乡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存贷款利率、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优惠贷款利率。

(3)汇率

汇率是外汇市场上一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相互交换的比率。

5.财政指标

(1)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

(2)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指国家财政将筹集起来的资金进行分配使用,以满足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需要。

(3)赤字或结余。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差额即为赤字(差值为负时)或结余(差值为正时)。

6.主权债务

主权债务是指一国以自己的主权为担保向外(不管是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是向世界银行,还是向其他国家)借来的债务。主权债务危机的实质是国家债务信用危机。一般对债务风险的判断都是基于国债负担率、赤字率、债务依存度、偿债率这样一些指标。国债负担率又称国民经济承受能力,是指国债累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这一指标着眼于国债存量,反映了整个国民经济对国债的承受能力。国际公认的国债负担率的警戒线为发达国家不超过60%,发展中国家不超过45%。债务依存度是指当年的债务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其计算公式是:债务依存度=(当年债务收入额÷当年财政支出额)×100%。国际上一般认为,一般国家的偿债率的警戒线为20%,发展中国家为25%,危险线为30%。当偿债率超过25%时,说明该国外债还本付息负担过重,有可能发生债务危机。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赤字率)不得超过3%,国债负担率(公共部门债务率)不得超过GDP的60%。这被认为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一国政府债务风险的警戒线指标。主权债务危机一般会产生以下的负面影响:①导致新的贸易保护;②危机国财政紧缩、税收增加和失业率增加,社会矛盾激化;③危机国货币贬值,资金外流;④危机国国债收益率上升,筹资成本大幅度增加,甚至无法发行国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