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物流师考试频道编辑为您整理了2012物流师考试辅导物流系统规划要点资料,供大家复习参考。
规划方法:
1、保管库存规则(库存商品配置的规则、库存编号寻址系统);
2、配送中心规模的确定;
3、配送中心的设计程序;
4、配送中心规划的调研
库存商品的配置,可根据iq曲线方便地进行规划
纵轴表示商品数量q、横轴表示种类数i,以横轴a、b、c、d四组分类,依次可定义为:a组,品种最少,发货量最多的商品,装载在托盘上;b组,品种少,发货量多的商品,放入托盘式货架;c组,品种较多,发货量较少的商品,放入重力式货架;d组,品种多,发货量少的商品,放入存放以箱为单位的小型货架。
库存编号寻址系统对商品库存区域的所有位置,编上类似门牌号码的编号,根据这个编号给进出仓发指令。
配送中心规模的确定,1、考虑方法,决定配送中心规模大小的根本依据是:仓库投产后,每单位出库商品的库存维持费用(即保管费用),因此,必须设计规模适当的物流设施。2、发运量预测值与库存方针的确定,发运量的预测应以配送中心备齐商品的品种作为前提,决定配送中心仓库要求的原则是:a类商品的备齐率为100%,b类为95%,c类为90%。3、保管效率与库存周转率,一般储存型仓库比流通型仓库保管效率高,储存效率与堆垛方式由很大关系,要把提高配送中心储存效率、减少单位商品的库存维持费、加快库存周转率、讲求经济效益的库存管理有机地统一起来。
配送中心设计程序:
1、物流量的调研分析;
2、物流量的预测(开设时、3年后、6年后);
3、物流功能的调研、物流系统的调研、情报系统的调研、选址;
4、系统设计概要方案;
5、系统基本设计;
6、系统扩大初步设计(含机械);
7、系统详细设计、建筑技术设计、信息处理程序设计、投资计算。配送中心规划的调研:物流功能调查计划、选址条件调查计划、物流系统调查计划、信息系统调查计划
物流功能调查计划:
a、商品
1、 经营商品:保管品种、经营品种
2、 出货对象:位置(时间距离)、量、配送单位、配送方法
3、 入货单位:位置(时间距离)、量、运输单位、方法、频率
4、 经营情况:特性分类分析(1)、搬运特点:大小、重量、形状等(2)、价值特点:iq(品种、出货量)的周转率abc分析超高速周转高速周转中速周转低周转
5、 保管配货:以托盘为单位、以箱为单位、以件为单位b、服务水平 1、 订货?配送频率:每日、每周2次 2、 配送单位:箱、件3、 要货时间:当日、隔日、隔二日4、 配送对象:商店、其他物流据点5、 其他c、有关法规 交通运输法、仓库业法等
九.配送中心总体设计总体规划设计是在物流系统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必须重点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
1、总体规模的确定(a、预测物流量,包括历年业务经营的大量原始数据分析,及根据企业发展的规划和目标进行的预测;b、要根据规范服务和经验,确定单位面积的作业量定额,从而确定各项物流活动所需的作业场所面积。c、配送中心平面布置的相关性分析;d、确定配送中心的占地面积);
2、选址原则:(配送中心一般都选址在环状公路与干线公路或铁路的交汇点附近)
3、配送基地内的车流的布置(一般采用“单向行使、分门出入”的原则);
4、作业站台与停车场地(配送中心常采用与车厢抱垫板等高的站台,车位数的确定与商品的吞吐量适应)配送中心消防设施常见的有:烟感报警系统、消火栓、灭火器材、自动喷淋系统、自动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熟悉
一. 物流系统的作用机制1、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结构具有量的规定性,主要表现在:系统是由一定数量的相关要素组成、系统要素在三维空间上具有各自存在的坐标、在一个稳定的系统中,要素之间的排列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结构具有质的规定性,主要表现在系统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上。
系统结构的规定性(数量、种类、空间分布)决定功能的全面性
系统结构质的规定性(要素间的联系)决定功能的深入性
2、竞争与协同(说明系统内部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既存在整体同一性。又存在个体差异性);系统要素间的竞争表现在:目标、产权、运作
系统要素间的协同:调整要素间的目标、协调元素的产权关系、构建无缝的要素接口。
二.物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涵义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的内在表现形式。功能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能力、功效,是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时空形式的外在表现,系统功能是系统要素的时空排列、相互联系的外在表现。
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结构决定功能,功能是结构的外在表现,改变结构就能改变功能。
三.物流系统的功能运输、配送、仓储、装卸搬运、加工、包装、信息
四.物流节点的选址影响物流节点选址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气象条件、地址条件、水文条件、地形条件);
2、经营环境因素(经营环境、商品特征、物流费用、服务水平);
3、基础设施状况(交通条件、公共设施状况);
4、其他因素(国土资源利用、环境保护要求、周边状况)
物流节点选址的原则、步骤(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