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9
2.民间歌谣
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属于民间文学中可以歌唱和吟诵的韵文部分。民间歌谣包括民歌和民谣两部分,就所反映的生活内容看,歌和谣没有大的区别,不同的是:民歌受到音乐的制约,有比较稳定的曲式结构,所以歌词也有与之相适应的章法和格局;民谣大都没有固定的曲调,唱法自由近于朗诵,所以谣词多为较短的一段体,在章句格式的要求上不像民歌那么严格。我国古代歌谣远在两三千年前即已产生,但由于不受统治阶级的重视,许许多多的民歌随时间的流逝、社会的变迁而自生自灭、湮没不传,只是在个别时期统治者主要是为了娱乐的目的而搜集民歌俗曲,才使得少量的民歌俗曲得以记录保存下来。
第一、汉代乐府民歌和汉代民谣
“乐府”原是汉武帝时设置的音乐机关,是专门给诗配舞、曲,采集民间歌谣的组织。后人就把乐府里收集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汉乐府”或乐府民歌。汉代乐府民歌流传下来的虽只有40多篇,但它们却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现实生活和人民的爱憎感情。有的表现了剥削者的残酷、强暴和人民对阶级剥削、压迫的控诉与反抗,如《妇病行》所反映的便是在残酷的剥削下父子不能相保的悲剧。有的反映战争与徭役的劳苦、惨相,离乡背井的哀怨,如《战城南》、《十五从军行》、《古歌》、《悲歌》、《饮马长城窟行》等,揭示了兵役制度的黑暗、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现了人民的怨愤之情。有的反映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对妇女的压迫,如《上山采蘼芜》、《白头吟》,表现了女子被弃和追求理想爱情而不得的悲诉与抗议。有的讽刺统治者卖官的政治丑剧和权门豪宅的荒淫生活,如《长安有狭邪行》讽刺了卖官鬻爵的现象。汉乐府民歌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陌上桑》、《孑L雀东南飞》、《孤儿行》、《十五从军征》等。
汉乐府民歌,不仅具有广泛、深刻的思想内容,也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汉乐府民歌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这一特色是由它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内容决定的。在《诗经》中虽然有一些具有叙事成分的作品,但还缺乏完整的人物和情节,缺乏对一个中心事件的集中描绘,而在汉乐府民歌中则已出现了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和比较完整的情节,诗的故事性、戏剧性比《诗经》中那些作品都大大加强了。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性具体表现在: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性格,如《陌上桑》中,既有罗敷和使君的对话,又有老年、少年见罗敷时不同神态的描写,人物形象生动、具体;语言朴素自然而带感情。汉乐府民歌的语言一般都是口语化的,同时又饱含感情;形式自由多样。汉乐府民歌没有固定的章法、句法,长短随意,整散不拘,以杂言为主,并逐渐趋向五言;浪漫主义的色彩。汉乐府民歌多是现实主义的精确描绘,但也有一些作品具有不同程度的浪漫主义色彩。如《上邪》中那种如山洪暴发似的激情和高度的夸张,便是浪漫主义的表现。《孔雀东南飞》,从精神到表现手法都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因素。
汉乐府民歌是继《诗经》、《楚辞》之后,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阶段,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贯穿在从建安到唐代的诗歌史上;其诗歌形式为五言诗的产生和兴起开了先河;其艺术手法特别是叙事诗的写作技巧成为后世一切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人的学习榜样。
汉代除乐府民歌外,还有不少未经当时乐府采集而不曾入乐的徒歌和谣谚。这些谣谚,是当时社会现实最尖锐、最直接、最迅速的反映,都有的放矢,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鲜明的时代性。在这些谣谚中,有的讽刺统治阶级的荒淫奢侈,如《天下为卫子夫歌》;有的抨击当时政治的腐败,如《顺帝末京都童谣》;有的控诉官吏的贪污勒索,如《刺巴郡守歌》;有的揭露战争的破坏生产和兵役的不均平,如《小麦童谣》。
民间谣谚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自具艺术特点。虽形式比较简单,语言也较少加工,但短小精悍,往往一针见血,具有匕首投枪的作用。表现手法也多种多样,有的直叙其事,有的使用比喻或隐语,有的老辣,有的又很幽默。它对后代文人诗也有一定影响。
标签:高中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