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4
师:还有哪些是不能围成三角形的?
生:8厘米的。同样道理,因为5厘米加3厘米正好等于8厘米,重叠掉了,不能围成三角形。
师:那么,你认为一共有多少种配法?
生:3厘米到7厘米,一共有5种。
师:这5种是行的,是不是只有5种?
生:加上小数就有无数种,如2.1、2.2、…、2.9等等。
师:什么样的小棒都可以吗?
生:大于2.1厘米小于7.9厘米的小棒都可以。
师:2.01行不行?2.001呢?7.999呢?
生:应该是大于2厘米、小于8厘米的都行。
“你认为一共有多少种配法”,有的学生开始是在整厘米数范围内考虑,得出共有5种。在教师的“是不是只有5种”的追问下,学生的思维有了拓展,可以有无数种。但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头脑中还没有建立起一个正确的取值范围。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而言,范围的建立的确是有一定困难的。学生认为“大于2.1厘米小于7.9厘米的小棒都可以”,教师没有直接否定,而是提出了2.01、2.001,让学生判断,这些数据既是具体的,同时在向2无限逼近,学生自然会想到2.00001也是可以的,那该怎样表述呢?“比2厘米长”已呼之欲出;以此思考,学生不难得出“又必须比8厘米短”。这样层层递进的启发引导,发散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有机地渗透了无限逼近的数学思想,锻炼了学生的抽象思维,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片段5
师: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刚才在寻找“共有几种配法”时,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生1:先在纸上画一条线段,然后用两根小棒去围围看,这样试着去找。
生2:我想将3厘米和5厘米的两根摆成一个角,再连接另两头得到要配上的小棒。
师:两种方法,你现在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许多学生选择第二种方法,理由是:一来可以避免太短或太长的盲目性,二来可以找到许许多多种配法。教师顺势进行板书(如右图),启发学生思考得出,这种方法很容易发现配上小棒的长度范围,并使学生意识到:面对问题,我们不仅要关心答案,更要关心用怎样的方法去找答案,方法往往比答案更重要!
小学生的元认知水平相对较弱,他们关心的往往是问题的答案,却很少会关心自己的思想方法及所用的策略。第二种方法的学生,虽然没有了盲目,并且容易找到了多种配法,但也很少有人去深入思考其取值的范围。引导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深度的数学思考,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怎样引起学生对自己解题策略的关注呢?课中,教师没有在出示题目后马上告知学生怎样就能马上找有许多种配法,而是在学生经过一番自主探究之后,引导学生“回回头,看看走过的路”,进行不同方法的比较,深深地体悟到“策略比结果更重要”,实现由只关心题目结果向关注解题策略的转化。[
片段6
师:下面的两组线段,能围成三角形的用手势勾表示,不能的用叉表示。并说出理由。
出示:在能搭成三角形的一组线段下面打“√”。
对于1厘米、2厘米和3厘米的这组线段,学生都做出了正确的判断,理由是1+2=3,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对于2厘米、4厘米、3厘米的这组线段,大家的意见也是一致的:因为2+3>4,所以能围成三角形。
师:(重复学生的回答,并作板书)因为2+3>4,所以能。
师:照此说来,对于第一组的小棒,我们也可以说(板书):因为1+3>2,所以能。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考着,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这是不对的。因为1+2=3,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的。
师:为什么第二组由 2+3>4就能断定能围成三角形?
生:因为2厘米、3厘米是较短的两条线段,它们的长度之和大于最长的,那么用最长的去加上2厘米或3厘米,肯定要比3厘米或2厘米长,这是肯定的。
师:原来如此,有道理!请大家继续判断——
出示:有三条线段,其中两条线段的和大于第三条,这样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吗?
学生的判断各不相同,有的认为能,有的认为不能,也有的认为不一定。
师:谁能说服别人?
生:我认为是不一定能!你说一定能,那么象1厘米、7厘米和3厘米,其中1+7 >3,是不能围成三角形;你说一定不能,象4厘米、5厘米和8厘米,其中4+5>8,却是能围成三角形的。所以,我认为是不能肯定的。
师:用事实说话,真让人信服!那么,把“其中”换成哪个词,满足条件的三根线段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