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从《三角形边的关系》谈起

2012-10-18

片段2

师:请说出你配上了多长的小棒?

生1:配上6厘米、4厘米、2厘米长的小棒。

生2:我配上7厘米、8厘米、3厘米长的小棒。

生3:我配了一根5厘米长的小棒。

生4:还有1厘米、0.5厘米,还有更小的。

(结合回答,教师顺着线段的长短板书:8、7、6、5、4、3、2、1、0.5)

生5:我要反驳,把5厘米和3厘米的叠在一起,差距还有2厘米,0.5厘米的怎么可能呢!我希望他摆给我看。

生4进行了操作,发现0.5厘米是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并解释说:“我刚才没有摆过,我是想象的。”

“有几种不同的配法?”,不仅适合有差异的学生,而且在寻找多种配法的过程中,学生会感知到:不是任意画一根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的,太短了接不上,太长了也接不上。有的学生在小组交流时说:“我发现配上的线段最长不能比两根长度的和来得长,最短不能短于两根线段的差”。学生已经关注到所画线段的长度是有一定的范围的,这是一个怎样的范围呢?学生的思维对象已经从能配几种小棒转向所配小棒长度的取值范围,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

片段3

师:下面,请前后4人为小组,讨论在上面所配的这些小棒中,哪些是不能围成三角形?要用事实讲道理,看哪组合作得最好!

学生组内讨论后进行组际交流:

生:2厘米到8厘米的都可以。

师:(指着板书)1厘米呢?(学生齐说不可以)我们来试验一下吧!

电脑验证:当三根小棒是5厘米、3厘米和1厘米时,用3厘米和1厘米的小棒放在5厘米小棒的两端,然后慢慢向下围,3厘米和1厘米的小棒与5厘米的重合,两头没有围上,中间相差了1厘米。

师:1厘米不行,1.8厘米呢?1.9厘米?1.99厘米呢?(学生齐说不行。)2厘米呢?(学生思考着。)

师:认为2厘米行的举手?(大部分学生举起了手。)认为不行的举手?(3位学生举了手。)

师:到底听谁的呢?我们来个少数服从多数,好吗?不!这不是选少先队代表。知识是科学,看谁说得有道理。

生1:某某同学你想一下,一根5厘米和一根3厘米,还差2厘米。如果用2厘米的小棒去围,小棒要斜一点,肯定会有一点距离的,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

生2:我刚才是做过实验的,把小棒往里转的话,两根小棒之间的距离会减少一些的,应该是能围成三角形的。

生3:你用的是两根小棒,你可以围起来的,但是,如果是一条线呢,一条很细很细的线呢?

生2:那你是不是认为3厘米加2厘米比5厘米要少呀?

生3:当然不是喽!

生2:那好,3厘米加2厘米等于5厘米,不就可以围成三角形。

生3:3厘米加2厘米等于5厘米,正好跟它平行,不多也不少。

师:3厘米加2厘米等于5厘米,3厘米、2厘米这两根小棒的两头就碰得着了。一个同学说,碰得着了,说明就能围成三角形;另一个同学认为,正好碰头,就平掉了。

教师结合回答,边画图(右图)边提问,再围下去,它们会碰头吗?碰头的点在哪里?学生观察并想象着,积极地上来标出碰头的点是在5厘米的线段上,终于得出:配上2厘米的线段,正好重叠了,不能围成三角形。

有的学生用2厘米、3厘米和5厘米这三根小棒竟然围成了一个三角形,他们对两根小棒的和等于第三根时也能围成三角形是深信不疑!这显然是小棒较粗引起操作误差所致,但简单地解释又难以使学生信服。为此,教师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双管齐下:一方面由“1厘米不行,1.8厘米呢?1.9厘米?1.99厘米呢? 2厘米呢”,让学生进行数学计算,发现即使配上1.999厘米,其和还是比5厘米短,只有当配上2厘米时的和正好等于5厘米,而这时的2厘米和3厘米成为了一条新的线段;另一方面,借助于图形直观,并让学生进行空间想象:2厘米和3厘米小棒的另一头能碰头吗?碰头点在哪儿?这样,学生不仅对先前的想法进行自我否定,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着用数学的方法分析问题,作出判断,思维更具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