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威廉希尔app 小学频道搜集整理了从《三角形边的关系》谈起,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三角形边的关系》谈起
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而且要生成智慧和人格。如何让智慧和人格在数学活动中不断地生成?为此,我在思考着、探索着、实践着……
《三角形边的关系》的教材,是这样编写的(北师版四年级上册,如图1):呈现实验材料,给出实验方法,提出实验目的。编写的意图是显而易见的:让学生在经历实验探究活动,不仅归纳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而且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其发现知识的能力。这样编写,给教师的教指出了方向,但学生对“为什么要这四组小棒试搭三角形”、“为什么每次实验都要在表中的圈内填上‘<’、‘>’、‘=’”可能很茫然的。学生探究的过程很有可能成为机械地执行教师的指令,其学习的主动性、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怎样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问题,组织教学呢?
我预设了下面三个问题:(1)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如果用小棒代替线段,围一个三角形要用几根小棒?(2)任意给出三根小棒,你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3)怎样的三根小棒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呢?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这是学生已知的,问题(1)易答;问题(2)是问题(1)的逆向问题,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估计学生中会有不同的回答),学生可实验验证各自的猜想,从中发现“两根小棒的和小于第三根时,不能围成三角形”;顺势引入问题(3),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并发现“只有当较短两根的和大于第三根时,一定能围成三角形”,由此经验联想到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得出“三角形中较短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时,教师再追问:“等边三角形中是没有较短两边的,对于所有的三角形来说,三条边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激发学生再思考,概括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实际教学中,对“怎样的三根小棒一定能围成三角形”,有的学生认为“当较短两根的和大于或等于第三根时,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也有的认为“三根一样长的小棒,一定能围成三角形”。教师追问:“三角形就只有三边相等这一种吗?” 有学生补充:“两根一样长的,也一定能。”“三根各不相等的,较短两根的和大于第三根,也一定能。”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没有直接指出是否错误,而是将其板书在黑板上,引起全体学生再思考。教师先借助电脑演示,让学生直观地发现“较短两根的和等于第三根时,不能围成三角形”;再引导学生讨论,有的学生认为 “当三根小棒一样长时,一定能围成三角形,这已经不用考虑了;有两根一样长时不能肯定,因为万一另一根特别长,那就围不成”。有的觉得“可以把第二、三两种情况合并为‘老二与老三的和大于老大时,也一定能围成三角形’”。此时,教师要学生概括成一句话(即:任意两根小棒的和大于第三根时,一定能围成三角形的),学生哑然。教师指着等边三角形的两条边问:“这两边的和比第三边怎么样?”学生这才发现,任意两根小棒的和大于第三根时,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这是上海名师学习研究所让我上的一个课例。有位专家当时说:“潘老师的课最大特点是,不是从教案上起,而是从学生上起,整个教学是围绕学生的问题展开的。”是的。我为自己机智地处理教学中的意外而窃喜,但我更是被意外背后的原因所吸引,我在思考:在有的学生看来,较短两根的和等于第三根时确实是围成了三角形。教师简单地让电脑演示,能取代学生头脑中的想法吗?怎样才能让学生进行自我否定,促使思维发展呢?学生的“三根一样长的一定能围成三角形”的回答应该是完美无缺的,教师一句“只有三边相等这一种三角形吗”的追问,学生会接受吗?有必要追问吗?在教师的追问下,学生补充了另外两种情况,并展开讨论,学生积极主动,气氛相当热烈,不知不觉中用去了一大半的时间,这期间,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哪些锻炼和发展?该如何改进教学,我又一次走进了课堂。
片段1
师:你们知道给每人发两根小棒干什么吗?
生1:因为课题是三角形边的关系,我以为会发三根小棒让我们摆三角形的,可是只发了2根,我就不知道干什么了。
生2:可能是摆角用的。
师:不是用来摆角的,确实是用来摆三角形的。
生3:三角形是有三条边,需要三根小棒,你发两根,我们怎么摆呢?
教师出示:现有两根小棒,一根长3厘米,另一根长5厘米,再配上一根多长的小棒,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有几种配法?
师:将你要配的小棒画在纸上,你有几种配法都在纸上画出来。
学生独立思考着,操作着……
出示的课题是《三角形边的关系》,给出的小棒只有两根,而且要摆三角形,学生顿生困惑:用两根怎么能摆成三角形呢?这里,虽然没有复习三角形的概念,但已经激活了学生的已知,刺激了学生的思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再配上一根多长的小棒,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有几种配法”,再配一根不难,有几种配法则给有差异的学生以自由探索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