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长江之歌教学反思

2012-11-19

【编者按】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威廉希尔app 小学频道搜集整理了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长江之歌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长江之歌教学反思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但是条件较其他农村学校稍好一些,属于镇上的中心小学,学校硬件设施配备较全,这给我们平时教学带来了很大方便。我班经过六年多的学习,该班学生思维活跃,敢于创新、想像丰富,已经初步具备了环保意识,但是环保意识不强,毕竟生在农村,学生的视野相对狭窄,所以在教学中,根据具体学情,应多教育学生爱护母亲河,关注生态环境。

学生已具备了自己课前就本课的地形以及有关长江的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3.教学内容分析

这个单元以"长江"和“黄河”为主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分别是《长江之歌》《三峡之秋》《古诗二首》,而《长江之歌》是首抒情诗,诗人运用高度的艺术概括手法,采用形象、凝练的语言,讴歌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热爱与依恋。诗歌上节侧重写实,下节长于抒情,抒发了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4.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同时积累美词佳句;

2、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情感,品位作者用词,以及相同句式给本首歌词带来的气势;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诗歌两段的对应写法对表达诗人情感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5.教学难点分析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引导学生理解长江被称为“母亲河”的原因。

6.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VCD、风光片《长江》、录音机、磁带、中国地形图、有关长江的资料等。

7.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人新课。

1.同学们都知道长江和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赞美长江的抒情诗——《长江之歌》。

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过了,也查阅了长江有关的资料,那么谁谈一谈你对长江的了解了。师借机板书《长江之歌》。

生自由说,畅所欲言。

师总结:出示地图,同学们,(指着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沿途汇人许许多多支流,形成一个庞大的水系。全流域的面积超过180万平方公里。湖北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和江西湖口之间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长江,无论就长度、流域面积或水量来说,都可称得上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它源远流长,与黄河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被誉为“母亲河”。

《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指导朗读课题。

师放录音,师生共同欣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学生字词。

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学生交流自学效果

3、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放声朗读几遍课文,结合预习,了解大意。

4、读课文,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分男女生、同位朗读,全班齐读。

三、深情朗读,精读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

2、自由读,说说你读了这首诗后你想了解什么。

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情怀”

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生交流,汇报交流成果。

4、学习第一节。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2)说说你读课文后的感受。(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气势恢弘、雄壮豪迈,读起来有荡气回肠之感……)

领悟歌词基调,参照“我的视角”中丁丁说的话:朗读《长江之歌》,我豪情满怀。

(3)观看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请听《长江之歌》,让我们一起再次感受长江的磅礴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