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威廉希尔app 小学频道搜集整理了小学六年级《林海》第二课时课堂实录及评析 ,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林海》第二课时课堂实录及评析
(多媒体课件显示画面)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9课,齐读课题。
课文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林海?
生:课文写的是大兴安岭的林海。 板书:大兴安岭
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文中哪四个字表达了作者对大兴安岭的深切感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生:作者对大兴安岭的深切感受是“亲切、舒服”,在文中出现了3次。
评:引导学生首先寻找到蕴藏于语言文字中的中心词句,也就寻找到了学习课文的最佳切入点,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师:作者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感受到“亲切、舒服”的,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3次出现这种感受的句子。
(生交流读出句子略)
板书: 亲切、舒服
亲切、舒服
亲切、舒服
评:板书看似重复,实则别具匠心,为收篇作好铺垫。
师:同学们找得很正确。作者第一次感到亲切、舒服是因为什么?请同学们读读第一小节。
(生轻声自读第一小节)
生:因为作者亲眼看到并走进了大兴安岭,与想象中的不一样,没有奇峰怪石,更不是高不可攀。
生:因为作者脚踩着几尺厚的松针,手摸到了那些古木,真切地感受到“大兴安岭”这个悦耳的名字亲切、舒服。
板书:悦耳的名字
师:作者第二次感到亲切、舒服,是因为什么?
生:因为大兴安岭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
出示文字:
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叫人心中感到亲切舒服。
师:大兴安岭的美丽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同学们自由读2—5小节。板书:美丽
(生自由快速读2—5小节)
生:大兴安岭的美体现在岭、林、花三个方面。
板书:岭、林、花
评:抓住中心句回溯前文,理清段落层次,以便引导学生更好地品词析句。
师: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老舍爷爷一起走进那原始森林,亲自去体验一下。
(学生看多媒体课件,领略大兴安岭的“岭、林、花”的美丽景色。)
师:这番美丽的景象,语言大师老舍爷爷又是怎样来描绘的呢?请同学们在“岭、林、花”三部分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部分,重点阅读。
要求:1、找出岭(林、花)的特点,并划出有关语句。
2、体会一下作者的思想感情。
生:先自读、圈画,再小组交流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评:让学生自主选择并阅读重点段落,体现了训练的主体性;阅读前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体现了训练的目的性;学习形式有自读自划、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体现了训练的全体性。
生:我最喜欢“岭”这个部分,岭的特点是“多”。我是从“这里的岭的确很多……”这句话看出来的。
生:我从“多少条岭啊,在疾驶……既看不完,也看不厌。”也能看出岭“多”。
生:我认为岭的特点不仅“多”,还有“温柔”。我是从这句话体会到的:“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盛气凌人。”
生:“可是没有一条岭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也说明岭的“温柔”。
师:说得真好。“岭”的特点大家都体会到了。这段话中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生:“云横秦岭”是一种怎样的险?
生:“温柔”、“盛气凌人”两个词是用来形容人的,怎么作者用来描写“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