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威廉希尔app 小学频道搜集整理了北师大小学语文草原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溧阳市后六小学 钱冬华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草原人民的热 情好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概括小标题。
二、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三、教具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初步学习了《草原》这篇文章,课文 主要写了什么?
2、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理解课文,领略草原的美丽风光,感受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
(二)组织自学:
按要求自学课文第1小节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想一想,草原有什么特点?作者的心情怎样?
3、同桌互相讨论。
4、试着有感情地读读课文。
(三)交流点拔:
1、挂图。读了课文,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找出句子读一读。
3、打出投影句子。
4、看图并轻轻读读这些句子,告诉我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草原的?
5、读投影中的句子,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简 单说说原因。
6、指名说,体会摹的美和大。
①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上了白色的大花。
a 、把草原比作无边的绿毯,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表现了草原的美和大。
b 、绿毯绣白花是很美?
c 、绿毯为什么会像无边的绿毯?
②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一望无际全是碧绿的草原,草原确实很大很美,让人联想到无边的绿毯。
③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公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a 、把“小丘”比作“中国画”。给人美的享受。
b 、中国画的技法很多,最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用细细
的墨线勾勒出事物的轮廓,然后涂上色彩,画法与我们的铅笔 淡彩相似;另一种直接用大毛笔醮上水墨或颜料,画出各种图案,这句话告诉我们小丘像哪种中国画?
用书上的句子回答。
c 、句子虽长,但表达的意思只有一年,小丘和平地没有明显的分界,连成一片,处翠色欲流,又浓又润,像要流下来似的,一直流到天边,与天相接,草原真大真美啊!
7、连起来把这些优美生动的句子读一读。
8、评读,该怎么读。
过渡:仅仅读出喜爱、赞美的语气就够了吗?看看作者当时的心情吧!
9、第一次看到草原,面对满眼翠绿,怎不让人感到愉快和惊叹,你们怀着愉快的心情,带着惊叹的语气,去读读看。
10、指名读。
11、既……又……既……又,如果,你来到了草原,最想干什么?用“既……又……既……又”连起来说一句话。
1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这是真的吗?
运用拟人的手法,也突出了草原的美。
过渡:草原的天很可爱,摹的地很迷人,草原人民又给你 留下了什么印象?“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该怎样理解?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组织自学:
默读课文2─5小节,思考以上问题。
下一篇:北师大小学语文小抄写员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