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威廉希尔app 小学频道搜集整理了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说课稿
《圆的周长》编排在北师大版本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是继圆的认识之后的教学内容。
这是一节概念与计算相结合的几何初步知识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周长、正方形周长、圆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探究学习曲线图形知识的开始。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圆、圆柱体、圆锥体等知识的基础,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节教材内容分四个层次来编排的:1、是“圆周长的意义——2、圆周长的测量方法——3、圆周率的探究和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4、圆周长计算公式的应用”。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1)使学生理解圆周长的意义、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圆周长计算公式正确的进行简单计算。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观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确定: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推导的过程及公式的运用是本节课的重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则是教学的难点。
主要教学方法:
(1) 运用“启发式”和“探究式”为主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
(2) 运用“直观演示”的教学方法认识圆周长的意义。
(3)运用“猜测——实验——发现”的教学方法探究圆周率。
主要学法:
(1) 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如何动手操作。
(2)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会合作交流。
(3)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会“转化”。
教具和学具:
圆规、圆形硬纸板、直尺、细绳、数据统计表、多媒体电脑课件等
以上是我对教材的理解,下面说说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过程
依据教材编排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本节课教学我预设了五个教学环节:
1、认识圆的周长。(分两步进行教学)
①创设情景,演示周长的意义:首先用课件演示两只小蚂蚁跑步动画的情景。引导学生从甲蚂蚁跑的路线是正方形周长,类比推理出乙蚂蚁跑的路线就是圆的周长了。从而得出圆的周长就是围成圆曲线的长。
②动手操作,感知周长的意义:那什么是圆的周长呢?请用手摸摸自己手中几个不同圆形的周长给同学看,让同学判断。
经过上述的教学,把概念形象化了,把思维外部语言化了,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圆周长概念,为下面探究圆周长的测量方法奠定了基础。
2、探究圆周长的测量方法(分两步进行)
①、小组合作,测量圆的周长: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圆的周长,你有办法测量圆的周长吗?请从准备好的学具中挑选所需要的工具,分小组测量圆的周长,教师参与其中,注意观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做必要的引导。
②、分组展示,汇报测量的方法:测量完毕后每个小组推荐两名代表,拿上自己的学具,一个人解说的同时,两个人合作展示测量的方法,并组织同学展开评价。(相同的测量方法只展示一次),最后总结归纳常用的绳绕法和滚动法,并用课件演示规范测量的方法。
这个教学环节,通过对周长测量方法的探讨和实践,既让学生掌握了测量圆周长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也渗透了“化曲为直”的数学转化思想,为下一步研究圆周率做好了铺垫。
3、探究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周长的计算方法。这个环节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分四步进行:
①、创设探究情境。大家已经会几种测量圆周长的方法,那我在黑板上画的这个圆,你能测量出它的周长吗?此时学生肯定感到束手无策。告诉学生,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的圆,没有办法直接去测量它的周长,那该怎么办呢?从而引出探究圆周长计算方法的必要性。
②、要求圆的周长,就要弄清楚周长和什么有关?于是教学第二步:类比猜想“圆周长和直径的关系”:让学生回顾正方形周长是边长的4倍类比猜想到圆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观察准备好的大小不同的圆,并让他们猜一猜。
③、我们猜得对吗?于是进行第三步:实验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圆周率)”:每组同学用准备好的三个大、中、小不同的圆片作为测量材料,分工合作,分别测量各圆片周长,并将数据填入下表(除不尽时保留两为小数)
测量对象 |
圆的周长 |
圆的直径 |
周长除以直径的商 |
大圆 |
|||
中圆 |
|||
小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