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威廉希尔app 小学频道搜集整理了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研究,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研究
前言
古诗是前人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中的明珠,千百年来,滋养了无数代中国人。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三千多年前,我们的孔圣人就谆谆切切、语重心长地教导年轻人要学诗,三千余年后的1999年的一个春日,我们同样听到了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上的劝勉:“学一点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可见,古代诗词的学习,对于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培养少年儿童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文学艺术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古诗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阅读内容,也是八十年来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方面的最大变化。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近年来,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在古诗的选编上不断增加,从二十几篇到三十几篇,直到最新的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近六十首古诗。古诗在教材中比例的增加,充分体现了人们对于古诗的重视以及古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古诗毕竟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较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精练、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这些都给小学生解读、体味古诗带来了困难,也增加了古诗教学的难度。另外,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使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基本上按着一个路子教学:老师讲,学生记,最后背诵。对学生而言,这只不过是机械的“操作”过程,其实未必真正理解诗意,最终使学生对古诗学习失去兴趣。在高呼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传统的模式和方法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随着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已拉开序幕,依据《新课标》搞好古诗教学也就成了我们急待探索、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小学古诗教学现状的调查,从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看法和建议,以期对小学古诗教学有所启示。
一、语文课程标准的发展历程及教育、教学理念的变化
从近八十年的语文课程标准发展历程来看,古诗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数量从整体上是呈递增趋势。从二十年代开始,由于1920年1月教育部下令将初等小学的国文教学改为国语教学,从政策曾面上看,人们从此致力于国语教育的建设中,由于古诗与古文的关系,小学国语教学排斥古诗也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这样的理念直接反映在各个时期的课程标准中。1923年新学制《小学国语课程纲要》读文要求中只有第六学年才有少量的文言诗文,“可酌加浅易文言的诗文的诵习”,1929年《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小学国语》第一至四学年阅读内容没有古诗文,第五、六学年要求,“平易文言诗词的欣赏吟咏或表演。”1932年《小学课程标准国语》又将“平易文言”的字样淡化掉,第五,六学年要求“诗歌、歌曲的欣赏吟咏或表演。”在附件一“各种文体说明”中,对诗歌的界定是指“近人的所谓新诗和古人的白话诗。”1936年的《小学国语课程标准》在这方面没有变化。一直到1941年《小学国语科课程标准》稍有变化,第六学年阅读内容有“杂歌、新体诗和旧体诗等的韵文。”并对旧体诗界定为“古人做的浅易的诗。”不难发现,从1923年到建国前,古诗教学仅仅局限在高等小学,大多数还限定在高小的二年级,即小学第六学年,而且数量也极其有限。
建国后,由于大纲的编写思路和表述方式发生变化,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都没有对古诗教学做出明确的要求。1950年《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第五学年要求课本编选新旧诗。除此之外,一直到2000年试用修订大纲,只有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古诗教学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对教学内容的要求之一是,“小学阶段不选文言散文,只在较高年级酌选一些文言诗词。”通过这个大纲的“各年级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列出的具体篇目来看,古诗词教学主要安排在高小,如高小第一册《敕勒歌》等,第二册《登鹤鹊楼》、《望庐山瀑布》等,每册四、五首不等。数量有限,所占课文总数的比例较小,每册36篇课文,二首或三首古诗作为一课,每册有两课。考察五十年来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虽然其它时期的大纲没有对古诗教学做明确的要求,但是基本上遵循了1963年这样的理念和作法,一直到二十世纪末期,随着小学语文教材多样化局面的形成,有些教材才在这方面做出了大胆的探索。不可否认,从小学国文教学到国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变革。也许正因如此,几十年来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成为异常敏感的问题。为什么只是在小学高年级进行有限的古诗文教学,其根本原因是为了过渡才这样设计的。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中小学白话文和文言文教学的格局基本形成,小学是国语,中学是国文。(直到现在台湾还是如此称谓。)初中的文言文课文占有一定的比例,大多是在50%到20%之间。特别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小学前四年没有古诗文,到初中突然增加了很多,所以小学高年级要起到过渡的作用。建国后,初中古诗文的数量、比例减少,小学高年级的古诗文也必然减少,而小学低年级也就不太可能有古诗文。几十年来这样的理念基本没有变化,似乎不可动摇,人们也习以为常,很少有人对此质疑。其实,几十年来小学古诗文教学没有多大变化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们一直对此保持着惊醒的状态,担心苦苦发展起来的新教育会受到重创,因此稍有动静都会认为是走回头路,甚至被扣上“复辟”的帽子,小学从国文教学变革为国语教学,是经历了艰难而漫长的历程才实现的,在一定的时期内变革的影响和作用肯定会持续。所以,各个时期的课程标准也就不可能对此有多大的变化。但是,当今时代在小学教学古诗文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复古,而应该从学生语文素养发展需要的角度进行思考,语文教育发展到现在,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确实已经超越了原有的思维定势。2001年课程标准改变了延续多年的作法,明确提出小学低年级诵读古诗的要求,并且后面附录的“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给出了一部分具体的篇目。教材中古诗数量的增加就意味着人们必须对古诗及其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小学古诗教学现状调查
目前,古诗教学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那么,小学古诗的教学现状究竟如何呢?就这一问题,本人于2002年7月初对本市区规模不一的四所小学不同年级(主要是二、四、六年级)12个班360名学生和60位语文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古诗学习兴趣
(表1)
学生 年级 人 数(人) 很有兴趣(人) 比例(%) 有一定兴趣(人) 比例(%) 无兴趣(人) 比例(%)
二 120 67 55.8 50 41.7 3 2.5
四 120 47 39.2 66 55 7 5.8
六 120 42 35 68 56.7 10 8.3
教师 60 16 26.7 37 61.6 7 11.7
> 有兴趣的主要原因:(表2)
原因 增长
知识 词句好 有趣 很美 含义
深刻 读背
上口 陶冶
情操 长大想做诗人
人数(人) 139 32 30 27 23 22 15 6
比例(%) 38.6 8.9 8.3 7.5 6.4 6.1 4.2 1.7
从表(1)中可看出,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是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高而呈递减趋势。越到高年级,“很有兴趣”的学生所占比例减小,“没有兴趣”的比例相对升高。教师的兴趣则低于学生。
学生对古诗文有兴趣的原因阐述基本上是感性的,较为笼统、模糊且单一。如:“可以知道古代的人和事。”、“古诗很有道理。”等。仅少数高年级的学生阐述较为理性化些,如:“古诗经过岁月的磨练,古人写诗时又倾入精华,虽令人费解,但学习后别有一番风味。”,还有一位学生简洁的词汇进行了概括:“深奥、柔美、神秘、缤纷、感情真实”。这些都比较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影响学生对古诗感兴趣的原因则主要集中在古诗文难理解、难背记,还有少数学生认为学古诗十分枯燥,没有实用价值。另有近15%的学生有(或无)兴趣原因一栏里空白或填“不知道”。
(二)古诗文掌握量
学生古诗掌握(主要指能背诵)情况的调查结果如下:
(表3)
年级 课内(首/人) 课外(首人) 总计(首人) 班级人均最高值(首人) 班级间差异最大值(首人)
应掌握 实际掌握
二 12 11.3 15.6 26.9 32.6 16.2
四 33 31.8 20.5 52.3 64.3 44.8
六 53 51.6 17.6 69.2 61.2 38.7
下一篇:小学语文修改病句常用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