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yangtt
2015-08-07
为了保证上课质量,课前准备一份教案是教师的职责。本篇为老师们提供梯形的面积教案设计,欢迎老师们参考!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95、96页内容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自主探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2.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并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转化的思想。
教学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两个完全重合的梯形、一个和之前两个梯形不重合的梯形、剪刀、尺子、透明的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知识铺垫
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
全班核对答案。
教师: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分别是什么?
教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因为两个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一半就是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为学习新知做好方法上的准备。
二、探究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1.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95页的主题图)。
教师:同学们在图中发现了什么?
教师:车窗玻璃的形状是梯形。怎样求出它的面积呢?
教师:你能用学过的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2.动手操作。
(1)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操作。(同桌合作)
(2)反馈交流。
让各小组充分展示操作过程。关键了解学生是怎样想的?询问其余同学是否有疑问?在操作中学生会发现,只有两个完全重合的梯形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预设:
① 数方格;
② 拼摆,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③ 割,转化成两个三角形;
④ 割,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⑤ 割,转化成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
⑥ 割补法,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大胆动手操作,在实验中不断发现解决问题,在同伴的交流中拓展自己的思维、视野。
3.公式推导。
(1)教师:方法①的数方格的方法中渗透着割补法的思想,方法②到方法⑥都是把梯形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面积计算方法的图形。先以方法②为例,观察原有的梯形和转化后的平行四边形,你发现它们之间有哪些等量关系?
学生: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高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梯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学生边说,教师边课件演示。
逐步完成板书:
教师:如果用
表示梯形的面积,
表示梯形的上底,
表示梯形的下底,
表示梯形的高,梯形的面积公式还可以写成:
(板书)。
标签:五年级数学教案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