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qiy
2016-08-16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第一学期数学1亿有多大教案,供大家参考。
设计理念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新课改的灵魂。课堂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知识、自主发展的场所。1亿有多大属于”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教学时,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材料,认真组织学生的小组探究活动,提示研究的方法和步骤,通过讨论和交流丰富学生对1亿有多大的直观感受。
学生头脑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随着数学概念、原理的掌握而逐渐发展的。本节课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33-34页。
学情与教材分析
教材在数概念的教学中,十分重视数感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但由于1 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因此在“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后,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这个综合应用活动,分以下三个部分。
1.猜想1亿有多大。
提出问题“你能想像1亿有多大吗?”,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结合生活经验,先猜想一下1亿有多大,引出所要研究的课题。
2.探究活动范例。
教材呈现了一个小组进行探究活动的范例,提示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3.讨论交流。
教材安排了一个各小组间互相交流实验方案的环节。通过交流丰富学生对1亿有多大的感受。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向他人学习,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习惯。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过程,借助具体事物,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渗透选用小基数类推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
3、学会用生活周围的数据,形象地描述大数,培养主动、自觉地运用和理解数的意识。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培养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感知一亿的大小。
2、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
纸、实物投影、计算器、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100 000 000",提问:这个数是多少?应该怎样读?
教师指出:我们已经知道1亿是由10个千万组成的、由100个百万组成的,仅仅知道这些是不够的,今天我们一起去探究一亿有多大。(揭示课题:一亿有多大)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通过谈话引入,简洁明快,直奔主题。〕
二、自主探究,培养数感
1、猜一猜。
师:大家眼睛闭着,在大脑里大胆猜想一下:1亿有多大?(师生共同猜想)。
学生发挥想象,说说自己想象中1亿的大小。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老师也和你们一样好奇,不知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有什么好方法进行验证吗?
2、操作验证。
第一步:确定方案
(1)确立研究的问题——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要想研究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是否真的要找出1亿张纸摞起来直接进行测量呢?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启发学生说出:可以先测量一部分纸的厚度,再由部分推算出整体是多少。
教师继续提问:那"一部分"应该取多少呢?
启发学生说出:可以先量出100张纸的厚度或1000张纸的厚度。
教师追问:你们为什么不取125张、1028张呢?
教师说明:为了计算方便,应该取整百、整千、整万的数量。
(2)明确活动目的、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别取100张或1000张纸来测量厚度,描述活动过程,从中体会一亿的大小。
第二步:进行实验
分别取100张或1000张纸的高度为基数,分A组和B组进行测量。
(1)让A组的学生取100张纸测量高度,然后推算一亿张纸的高度。
(2)让B组的学生取1000张纸测量高度,然后推算一亿张纸的高度。
各小组依据方案开展活动,并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程补充记录在记录表中。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
标签:四年级数学教案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