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李子核(第二课时)教学案例

2012-10-10

【编者按】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威廉希尔app 小学频道搜集整理了李子核(第二课时)教学案例,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子核(第二课时)教学案例

一、 教学目标:

1. 继续学习生字:理解“发现、麻烦、结结巴巴”等词语的意思。

2. 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 懂得不能产谎话,要做诚实的孩子。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理解瓦尼亚的撒谎过程;难点是展开想象,说出瓦尼亚及妈妈的心理

活动。

三、 教学准备

录音机、录音带、投影片

四、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 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悠扬什么事?(板:瓦尼亚)

2. 指名读课文1、2段

3. 说说不得两段告诉我们什么?(板:偷吃了李子)

过渡:瓦尼亚偷吃了李子后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接下去学课文3—5段。

(二) 教学3—5段

1. 听录音朗读3—5段,思考:瓦尼亚偷吃了李子后是怎么做的?

2. 瓦尼亚在撒谎的过程中,脸色发生了不同的变化,自由朗读课文,划出

瓦尼亚脸色变化的句子。

3. 投影出示句子:瓦尼亚脸红得像大红虾一样。

瓦尼亚听了,吓得脸色发白。

读句子,教学“虾、吓”,比较字形,理解字义。

为什么瓦尼亚会脸红了?后来又吓得脸色发白呢?我们仔细来阅读课文。

4. 齐读第3段。

(1) 说说有几句话,每句分别是讲谁的?

(2) “发现”可以换成其他词吗?为什么?妈妈的话该怎么读?

(3) 瓦尼亚听了妈妈和大家的话,心里会怎么想?

(4) 为什么瓦尼亚脸红了?比较我句子:瓦尼亚脸红了。

瓦尼亚脸红得像大红虾一样。

5. 指名读第4段

(1) 从哪句看出妈妈知道李子是谁吃的?当时妈妈心里会怎么想?

(2) 选词填空:(出示投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