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找回失落的“数学应用意识”

2013-02-18

5、实用性: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发展能力,增长才干,学以致用,数学的内容要加强实际联系:如利率、证券、风险投资方面的应用。

6、实效性:教学应注重实效,如计算机的应用将成为日常生活的需要.为此,我们应打破那种使用计算器会使学生计算能力退化的偏见,将计算器引入中学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挖掘学生的潜能。

7、横向性: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是其他科学的基础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的工具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在其他学科的应用,帮助学生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比如学习方程的知识时介绍在物理学中的运动问题,地理学中的降水量、温度问题,化学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等中的作用,一次函数知识联系物理中的定律,经济学中的利息、外汇换算,化学中的定量计算,信息学中的图表等应用,数学在计算机中的应用更是不胜枚举,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数学在各个领域的作用,让学生了解数学家在制造原子弹、导弹和卫星中的作用,帮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并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有关,与我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并能用数学。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万桂林.数学应用意识的开发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太原.教学与管理.2004.5

3、江山野.课程改革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4、[苏]斯托利亚尔.数学教育学.丁尔升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