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2-20
维度之二是美学诗性形态与文化研究的融合。西方美学经历了现象学的话语转换之后,已然将美学从哲学的话语统摄和学院的象牙塔中解放出来,以现象学的本质直观和存在主义的生存体验加强对当下审美文化经验的介入性;而中国现代美学历经知识化、学科化的路径之后,一方面发现美学面对当前文化转向、文化工业之时表现出阐释的无力感,美学在卸下启蒙与政治的重担之后如何面对被边缘化的现状,是当前迫切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另一方面,中国的文学、艺术发展现状与审美实践也在新时期要求美学重新回归古典美学的相关话语,“走马灯”似的引入西方美学流派理论与中国当下的文学经验产生悖离。所以,“交互转换”张力所带给我们的另一条美学发展的路径正是重新回归跨学科形态的文化研究与文化诗学,将西方的后殖民主义诗学、女性研究、后现代主义美学、空间美学、消费文化、文化工业等着眼于文化研究的理论资源同中国传统文论思想的诗性形态有机结合起来,以审美文化的视角重新介入到艺术经验的研究当中,“随着各种新兴的研究对象和理论话语在这个领域的产生,文学美学正在成为一种跨学科知识,并引发了对学科体系之外的‘民间’知识的学科化,从而动摇了现有的学科结构。……可以预期,这种整合将在思路、方法、价值观、话语形态等方面更新对艺术审美经验的研究”[23]。审美文化和综合形态角度下的美学并不将审美经验局限于独立的文学艺术领域,也并不像主体性美学那样把审美的“质”、“量”、“关系”以及功利性、必然律、自由律进行细致的区分,而是把美学看做“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审美体验,由此我们一方面关注美学跨学科知识的可能性,比如对消费美学、艺术设计、赛博空间、广告传媒、影视图片等进行后现代美学式的全新解读;另一方面在复杂的后现代语境中,应以现象学直观的方式对美学元素进行审美体验,强调外部泛美学化与内部人生体验的互动,尤其是凸显了对女性、第三世界国家以及其他被边缘群体的美学话语的尊重。所以说,审美文化与文化批评是开放的、充满活力的、无法绕开的美学发展路径,我们必须以全新的眼光和积极的视角参与到美学话语建构之中。总体看来,审美文化呈现出三个向度的特质:第一,技术化。中西古典时期的美学理论与美学思想很大程度上是在以文学为中心的样态中发展起来的,由此形成了恒定、经典和传统的特质;而新时期以来,审美最明显的特质正是与技术化的联盟,并极大扩展了艺术的边缘形态和学科结构。技术复制时期的电影、电视、声音、图片、网络等前所未有地冲击传统凝神静观的美学体验,并且实现了美学同传媒、信息、电子技术等各个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目前居于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影像,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24]尤其是影像化特质更是成为当今时代的“霸权”,“从电影、电视,到广告和印刷物,从城市规划、家具装修到时尚、美容或健身,我们与图像的关系与其说是‘役物’关系,不如说是‘物役’的关系,是一种被图像所左右的关系”[25],图像文本给予我们的是形象生动、拟真具体的感官色彩,取代了文学文本的符号化解读与能指延异的过程,所以利奥塔认为,“读”是符号解码与意义澄明的过程,而“看”则是以现象直观的方式把握意义,或许背后就是无意义,但其作为感官体验却必须存在。在此种语境下出现了“艺术终结论”,同失语症一样,作为新时期对影像霸权的美学焦虑提出了尖锐的问题;艺术终结对视觉转型的反思,有利于我们重建体验维度下的主体间性,从而实现后现代中主体的完满统一。而美学恰恰应该俯下身段,重拾文化形态的美学体验,在崭新的语境中分析现代艺术的存在价值和另类体验,增强美学自身的审美实践品格,从而进一步实现美学的复兴。第二,生态性。坏境美学、生态美学、生命美学等都以文化地理学、环境科学的跨学科视野,将美学渗入到人与自然的关节点上,重新发掘无功利的人类审美愉悦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面对后现代错综复杂的文化现象,从电子网络到居室装修,从影视传媒到广告设计,从文化遗产到文化输出,我们都可以以“体验”的美学心态发现、挖掘、重塑、分析和彰显其中的美学因素与超越情怀,进而实现美学理论生存的空间与阐释现实艺术经验的能力。比如对后现代文化地理和空间转向的分析,本身它是哲学、文化学和地理学领域的命题并不是美学话语,但是当我们以“体验”的方式进行观审,会发现空间性中蕴含了巨大的美学资源。地理与空间资源并不仅仅是自然的存在,而是为人类实践能力所开发和运用的结果,“地理景观是人们通过自己的能力和实践塑造出来,以符合自己文化特征的产物。”[35]27人类的文化观、价值观重塑着空间的属性与模式,城市、沿海、山区、田园等都具有不同类别的文化景观生发出了不同的审美风貌并且表现在文学中。《奥德赛》《俄狄浦斯王》作为遥远空间中对家园的诉求,经历了起点的放逐和终点的回归进程,但是总有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失落在这一进程之中,凸显出回归之后的落寞与沧桑。中国的边塞文学、现代以白先勇为代表的台港小说都呈现出不同的文学空间风貌。“文学景观最好是看做文学和景观的两相结合,而不是视文学文本为反映或者歪曲外部世界的孤立的镜子。同样,文学也不仅仅是针对客观的地理知识或提供某种情感的呼应。”[35]57并在此基础上,生发出了富有意蕴的空间美学,“在地缘政治学的历史里,对于地方、民族和传统,以及美学感受神话的诉求,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认为这里蕴涵了将美学和社会理论的观点融汇一起的重要意义。”[36]所以,当以审美体验的视角观照文学浪潮的种种现象,便会从给予美学以新的生机与活力,不断拓展美学的阐释效果。体验作为方法论原则针对地是个体性,不过美学最终指向是普遍性的审美经验和人生意义诉求。所以,个体的审美体验推而广之,就必须以反思的形式实现普遍的美学价值。“哲学的最高成就就是:使一个时代的文化意识到自身,并通过系统地对该文化进行阐述而增强它的力量……反思并不仅仅是对自身的反观或反省,而且是从反观与反省中寻求并确认何者具有意义和有什么意义。”[37]审美活动是美学研究的重要一维,美学与审美自身还包含了自然与自由、精神与物质、感性与理性等多样性的统一,于是“体验”也不仅仅是个体的审美意义,更要以普遍的人类审美伦理和道德知性的反思寻求之中获得意义。康德的“先验反思”正是以心灵先验的功能系统体察不同知识的起源与关系,使得建立在先验基础上的综合判断成为可能。如果说体验使得美学的审美价值得以彰显,那么反思则使普世道德伦理性质的意义通达澄明。由此,美学完成了“体验———反思”崭新方法论的建构。中西美学“交互转换”的话语空间使我们看到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路径和理论源泉,更是以前所未有的理论自信进行下一步的美学建设。其实比起西方,我们现在所占据的资源更为丰富,一方面是已有的科学化、自律化的美学学科样态,另一方面是丰富的古典美学资源和西学资源,在审美文化和现象学美学发展的路径中,中国美学获得了更为宽广的阐释空间,这也给未来美学的民族化、现代化、全球化进程抹上了一道亮色。“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也许美学应该以现象直观的方式回归美学自身,在“静观”中不断适应艺术现实与审美实践的需要,探索出“道法自然”的美学前景。
2014年现代美学话语空间与方法探索就为朋友们整理到此,希望可以帮到朋友们!
相关推荐:毕业论文标题格式要求
标签:中国哲学论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