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哲学 > 思想哲学论文

论幸福问题的伦理思考

编辑:

2014-03-25

亚里士多德指出,幸福是合于人自身的德性的实现活动。强调了幸福并不仅仅是纯粹的主观感受,还应体现在实现人的自身价值,提升人的内在品性的实践活动中。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德性,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指能使自身生活得好并使人性得以完善的能力,幸福就是运用这种能力的活动。无论是康德还是马克思,在这一点上基本上与亚氏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从根本上讲,亚里士多德时期人的内在价值与今天人们的内在价值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具体内涵有所变化并且更丰富而已。然而,人们往往忽视或无视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仅仅把物质生活所引发的当下的感官快乐和满足视为幸福,或者只看到生活得好这一面而忘却了人性完善的另一面。物质财富增加,生活条件改善,不能否认这是幸福,但这只是幸福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只能引起幸福的浅层感受,而不是深层幸福的根本所在。

当下的快乐与满足(建立在物质享受基础上)总是短暂的,过后就会有新的不满足,或者更大的欲求,一旦受阻或无法得到,就会陷入忧愁或痛苦之中。即使生活条件优裕,人们也不可能只沉溺于物质享受上,因为由物质享受带来的快乐、幸福毕竟是有限的、不长久的。一旦幸福感消散,接踵而来的便是精神空虚与厌倦。所以,真正的幸福一定要与人的内在价值、德性、人性的完善相关,一定要深入人的精神层面;真正的幸福一定是存在于人的不息的生命创造性活动中,不懈地追求人生之根本目的的进程之中。我们这里所说的“德性”,主要是指对人的道德情操,或者人的理想本性、理想人格的追求;所谓“人生之根本目的”,主要是指人的内在价值的充分体现,人性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概而言之,真正的幸福是以人性、人格的完善、丰富、发展为最终目的,而且是在自觉自愿的不懈努力之中,这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积极向上的迸发创造力的过程。在不断进取的过程中,人们得以享有内心绵延不绝的愉悦,精神生活不断充实,精神境界不断升华,从而使人的精神面貌、人格呈现焕然一新的状态。总之,讲究德性的培育和对人生根本目的的追求,两者是一致的。德性的培育促使人性的丰满与完善;人性的完善就包含了各种美德和才能的生成。与这样的幸福相应的幸福感才会是深刻、绵长、安宁、愉悦的。

以今天的眼光看,幸福的客观依据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享有合乎人性的物质生活条件与生存环境;另一方面是人性自觉并得以充分的展开和实现。前者是幸福的必要条件,后者是幸福的核心、本质。两者缺一不可。这既是把人的生存条件、生存价值与幸福相统一的带有理想色彩的幸福观,又是可以引导人类为之追求和奋斗的道德目标。不管个体对幸福的主观感受如何,实际上都逃脱不了上述幸福的范畴,不同的只是层次上的区别或侧重面的差异罢了。

上面陈述的幸福是理想状态的幸福,是人们可以作为人生根本目的之追求的幸福。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说,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为什么?情况很复杂,一般而言,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生存条件确实较差;另一种则与人的幸福观有关。面对这种状况,通过自身努力尽可能去改变现实状况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及持有正确的幸福观。通常,人的幸福感都有某种参照物,或者与他人的生活条件、状况相比,或者与自身的现实状况对照,前者涉及诸如收入、住房、地位、名誉等等,如果很在乎这些,当自己不如他人时就会产生心理的不平衡,不说痛苦也是不舒服,如果争取到与他人同样的境地或大有改善,就会感到幸福。后者就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生病时就会感到健康是幸福,贫困时就会感到财富是幸福,等等。如果这些问题都不存在,是否就一定感到幸福?也不一定,因为很多人往往处于“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状态,似乎也没感到很幸福。如何才能维持和增长幸福感?对幸福真谛有充分的认识是至关重要的,除此而外,持有良好的心态也是关键所在。

人们往往把快乐与幸福相联系甚至等同起来。实际上,快乐作为人的心境,存在不同的层面。狂喜是极度的快乐,但狂喜只能是短暂的,不可能持续存在,如果持续存在,恐怕对某人来说,不仅不是喜事,反而会很糟糕,意味着此人精神上出现了偏差。因而,狂喜显然不能与幸福等同,至多是产生转瞬即逝的幸福感。密尔说:“假如所谓幸福是指高度快意的刺激继续不断,那么,这分明是不可能的。非常高度的快乐状况只能经历顷刻之久……所谓幸福并不是极乐狂喜的生活,而是痛苦少而暂,快乐多而有变化,并且主动的快乐比被动的断然占多数的生活,全部生活中间有一些片刻的极乐。”[4]。

淡淡的愉悦的心境可能会比较持久,如果一个人能经常持有这种心境,那他的幸福感便会较长久。但要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事,因为只要人们总是为身外之物所牵,他就必定要随着物欲之满足与否而心绪波动;即使不为身外之物牵累,如果丧失精神生活的追求与活泼自在的生命力之抒发,他依然会内心空虚和惆怅,缺乏幸福感。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