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yangk
2015-09-28
文身这一古老而又遍及世界各地的文化现象,如今又成为生存在信息化时代的人们的时尚。 以下就是由小编为您提供的文身的历史起源看它的审美意蕴。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我们睁开眼睛,那些由色彩、斑块、线条和各种图形结构的图案,从五官到四肢,从胸部、腹部到臀部,从人们最易窥视的部位到不易发现的隐秘之处……他(她)们因与常人“不同”而成为“另类”,他(她)们因“另类”而标新立异,因标新立异而成为引领时尚的先锋,进而成为丰富人类的生活方式。然而,却很少有人去关心:他(她)们为什么要文身或体绘?在这些彩色图案(或文字)的灵魂深处隐藏着什么样的奥秘?
对于这一文化现象,文化人类学家、民俗学家、历史学家等都从自身研究的角度和掌握的材料出发,形成了一些真知卓见。然而,文身这一种古老的原始文化习俗,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身体艺术现象,从一开始便是人类对美的一种追求和装饰,而且在其发展演进中越来越注重审美意蕴。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学研究者却始终对此保持缄默。这可能与学者天然的矜持有关,也可能是因为相关于是论资料的缺乏。但笔者认为,美学研究者有责任从文身这一亘古长久的具体的艺术文化现象中去发现它的审美价值,并从中汲取对当代美学理论建设有用的“养分”。格罗塞也说,“原始民族的画身,主要的是为美观……;所以,我们先从美学的观点去研究画身是完全合理的”。①
文身一词来源于太平洋中塔希提岛的土语“talu”,英文名称“tattoo” 即由 talu演化而来。
文身现象源远流长,其产生、演变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考古学、人类学、民俗学的大量研究报告和文物、文献记载也表明:文身这种身体装饰行为由来已久。
据考古学家发现,早在公元前二千余年古埃及发现的木乃伊上就有文身现象,腹部刺着平行的线条。这种文身的干尸,在西伯利亚的古墓中也有发现,时间断定为公元前300年。“魏伦道夫的维纳斯”是欧洲旧石器时代的一件在理石雕像,她身上出现的红色图案的痕迹,为绘身的遗像。被称为西方史学之父的古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左其手记中写道,“没有文身的人就不是好的出身”。②希罗多德约生活于公元前484—前425年左右,可知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也盛行文身,并且成为上层社会出身的象征。公元前54年恺撒大帝远征英伦三岛时,也记述了当地土人实行文身的事实。实际上,现代文身是以詹姆斯·库克的发现,并以近现代仍然保存于澳大利亚土着、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亚、拉美、非洲及东南亚的落后氏族、氏族部落为参照体,从而引起了许多人对文身的狂热,并引发了现代文身艺术化的革命。
文身在我国也是古来已有的文化现象,据历史文献记载的关于文身的称谓就有多种:黥、刺、雕、镂、绣、扎、刻等,与之相关的词语更是丰富多彩:刺墨、雕青、雕题、刺青、刺面、刺额、黥刺、黥面、镂身、镂肩、绣面、绣脚、刻划、点青等。我国近现代仍施行文身的民族,对文身习俗也有专门的称谓。如傣族称文身为“曼克(mank)”;彝族则把文身叫“马扎”,施墨称为“马扎拖”;海南黎族用汉语把文身叫做“拍面”、“画面”、“绣面”;但黎语则叫文身为“模欧(mu-ou)”、“打登(tatan)”等。
据考古学家刘敦愿的考证,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文身现象。③在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人头彩陶瓶上,人的面部、颈部、肩部都绘有鸟兽花纹图案。这些即是当时人们文面和方向的反映。在殷商墓葬和甲骨文中,文身的遗迹就更多了。关于文身的明确的文字记载始于周代。《左传·哀公七年》载:“太伯端委、以治周礼,仲雍嗣之,断发文身,裸以为饰。”太伯、仲雍投奔于吴,断发文身乃是入乡随俗。从史料记载来看,中国各民族的文身习俗十分普遍,如古代越人、百越、匈奴、羌族、藏族等。《礼记·王制篇》说:“东方四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战国策·赵策》云:“黑齿雕题,鯷冠秫缝,大吴之国也。”是指吴国的文身。《墨子·公孟篇》:“越王勾践,剪发文身。”《庄子·逍遥游》:“越人断发文身。”则指越国的文身。另外《史记》、《汉书》、《隋书》、《新唐子》、《酉阳杂 》、《永北府志》、《台湾府志》等④,对文身的记载,可谓史不绝书。
标签:美学论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