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关于道德动因多元化策略的研究

编辑:

2013-11-29

三、由道德动因多元引发的道德建设思考

通过对功利论和道义论的跨越来探讨道德动因的多元基础,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理论上的思辨和澄清,更主要地是出于对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现实关怀。由于道德动因问题在思想道德领域的基础性地位,上述探讨对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具有多方面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1.宽泛认同多层次道德现象

我们必须寻找道德动因多元的理论支撑力量注重道德动因的有机整合,兼容多层次道德。首先应旗帜鲜明地提倡道德的功利价值。当然,这种对于道德功利价值的强调,绝不是主张道德可以作为个人沽名钓誉、谋取私利的手段,而是真正从道德的起源、动力以及社会目的的角度还道德以本来面目只有承认道德的功利价值,才可以防止一些人打着道德的旗号做损人利己的勾当,才能真正发挥道德维护人民利益、维护社会正义的作用。其次,在强调道德的功利价值的同时,社会也应当充分地重视和强调道德的非功利性,还道德以高尚性和纯洁性。在当代中国道德建设中,我们要兼顾道义和功利如果我们偏执于道德的功利价值,偏向于人的感性情欲等自然性的一面,就必然导致极端的情欲泛滥的功利主义;反之,如果我们偏向于人的超自然性,遏制人的利益和欲望追求,则会导致脱离现实的极端超越的理想主义。而这两种后果,都是我们应该尽量避免的。

当代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唤醒了人们的利益追求意识。为了维护直接利益和长远利益,人们行事又重新回到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轨道上来。人性的特点就是大多数人在关心他人的困难并且愿意给予帮助时,更关心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在追求最大利益的目标中实现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道德动因的上述研究表明,我们应该顺着人性这个特点,通过利益诱导来促进道德发展,这样我们就能够更好地回避道德风险,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道德风气。人类历史发展证明,需要是促使道德行为发生的原动力。而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从需要的起源看,有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从需要的层次看,有生存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从需要的性质看,有生存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从需要的主体看,有个人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需要的多重性决定了道德动机的多层次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需要具有多层次性与不平衡性的特点,每一个人都投射出自然人、经济人、社会人等多重影像。现代社会资源的日益短缺、资源配置的不合理、资源分配的不公平等现实难题,使得人们及其容易将关注的聚焦点停留在谋食逐利的层面上,当社会不懂得个人的差异性的时候,被迫表现出来的高尚道德情操就成了对于个人自由生活的严重约束。在传统社会,关爱他人、友善助人主要出于人的道德天性,而现代社会应该兼容多层次道德,以公民道德为底线,社会主体首先要恪尽自己的公民道德,然后为公共福利和大众福利尽力。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