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关于道德动因多元化策略的研究

编辑:

2013-11-29

二、道德动因多元表现探微

道德动因深藏于人性的深处。人作为历史性的社会实践主体,其需要十分复杂,具体的需要丰富多彩又变动不定,这就形成了人的需要的复杂结构。人的需要的多重性、复杂性又造成了道德动因的多元化,具体表现为不同主体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境遇其道德行为的动因截然不同,同一主体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道德行为的动因也会不断变化波动。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快速多变,道德动因已经无法化约为某种单一的基础,我们应从多个层次、多个方面,采取多元的而非一元的思维方式,来探讨道德动因的各个层面和复杂结构。

①个体的物质利益。个体的物质利益,又称经济利益。从人的自然本性上讲,需要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为了生产生活资料还需要生产资料,如各种资源、能源、工具等生产条件,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等都是人的物质利益的内容。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个体道德产生的重要原因,人们“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东西”(P79)。事实表明,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利益作为人的需要对象的总和,是人的活动的追求目标,在活动之初作为人的动机和目的出现,成为人从事活动的直接动力。迄今为止的历史,尤以物质利益为最根本的动因,政治上的阶级斗争也是围绕物质利益而展开的。物质利益不仅驱动人参与社会生产,也驱动人参与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更合理地分配物质利益。列宁曾说过,千百万群众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是直接依靠热情,而是借助于伟大革命所产生的热情,依靠个人兴趣,依靠从个人利益上的关心、依靠经济核算。”(P572)

②感恩。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在于人的社会性。人类社会的成员之间只有守望相助、团结协作才能生存和发展,个体在人生历程中离不开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这种来自他人的善意和行为会激发个体对于他人乃至整个社会的感恩之心。人们对于国家、民族、家乡的爱很大程度上来自对于生我养我的大地以及栖息于其上的同胞的感恩之心。人类社会是一个大的有机整体,在一个人和人之间充满和谐、友爱的社会里,感恩作为道德动因可以促使人们关心他人和回报社会。

③补偿。道德行为在很多时候对于个体是一种牺牲,但这种牺牲往往是有所失必有所得。社会往往通过道德激励来补偿道德行为主体所作出的牺牲和奉献。道德激励就是个体预期到其德行会带来一定的社会价值,受到社会舆论的赞扬,即善行会得到善报,基于这种善报而获得的一种外在道德动力。个体在践履道德行为时,往往对德行的产出或德行的社会命运有所预期,当个体比较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德行的现实价值,或认为他的牺牲的确成就了他人和整体利益时,这时他的道德付出才会是积极的和愉快的;相反,个体就不愿意提供道德服务。应当看到,现实中的人的道德付出不是无条件的,而是与外部环境和行为结果的判断联系在一起。 ④自我完善。道德可以满足人的自我完善的精神需要。只要人类存在和发展一天,人就有完善自我的需要,人就不断实现自己的“完整”。而道德是个体自我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自我完善离不开对于道德关系的深刻把握,在道德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许多道德规范,向人们揭示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美好关系形成之必然,把握道德就是把握世界和人生,追求道德完善成为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方式。崇高的精神境界是自我完善的重要特征,伴随着个体道德自觉性的提高,他能够在对于他人和社会的奉献中体验到快乐、幸福,感受到崇高,从而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成就自我是道德行为的重要动因,这一点儒家认识得最清楚,儒家以希圣、希贤为最高人生目标,儒家所提倡的“立德、立功、立言”中以立德为最后的终极关怀,都与此有关。

⑤避免惩罚。人具有践行道德的内驱力,同时也存在破坏道德的可能性。外在惩罚力就是个体预期到不道德行为会遭到社会的谴责、惩罚,即恶行会得到恶报,迫于这种压力所获得的外在道德驱动力。外在惩罚作为一种强大的外部压力,迫使行为主体在道德生活中,不得不慎重考虑自己的行为选择及由此产生的物质和精神利益得失,并基于这一后果的考虑而选择善行。外在惩罚力尤其对那些内在道德动因层次较低的个体具有必要性。与古代社会强调个人美德有别,现代社会强调公民道德,公民道德很大程度上是底线伦理,其维系离不开制度安排尤其是对于不道德行为的适当惩罚。

⑥同情。同情作为道德动因在主体身上是由内在情感通向外在行为的中介。自从孟子首先明言“恻隐之心”为“仁之端”以来,儒家对此定位并无多少异议。西方历史上重视良心的一派思想家也大都倾向于把同情看作是道德的源头,或者看作是良心最优先、最原始的成分。进化论者发现,在动物那里最接近于“人类道德”的东西,就是一种类似于恻隐或同情的情感表现。休谟认为,同情是人们最基本的道德情感,也是人们产生利他美德与仁爱情感的根源,认为人倾向快乐时就会有一种对于他人的同情,并关心整个社会的利益,使价值变成整个社会的。亚当·斯密认为,同情是普遍人性的基础,人总是关怀别人的幸福,通过同情,一个人可以进入他人的处境。

⑦归属感。归属感作为道德动因满足人们合群的需要。归属感,即指个体归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并对其产生依存心理的情感体验。每个人作为社会的成员,在感情上都有归属于一定社会群体的需要希望自己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和他人保持有意义的联系,并得到群体的认同和帮助。归属的实质在于个体对于某一群体的价值认同,而归属感则表现为价值认同后的情感体验。合群既是个体获取物质利益之必需,更是个体的一种精神需求,在合群需要中包含了安全、归属、尊重等精神需要。道德可以满足人的合群精神需要,个体由此形成了一种道德动力。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