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3-20
另外,从最终结果来看,14天、28天利差的检验方程拟合优度仍不到50%,因此,即期短期利差对于未来利率变动仅具有部分解释力度,若用来预测将来的利率变化,还需要考虑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市场流动性、投资者对于未来市场风险的判断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的国债市场不但从组织结构上被分割成交易所债券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柜台市场;而且,每个市场中的产品特点、投资者特征有着明显的区别,使得交易所市场的国债回购利率不能代表整个证券市场的资金价格:第一,从投资主体构成来看,在交易所债券市场中的主要参与主体是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投资公司、企业等;银行间市场的主要参与主体是商业银行、农信社、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第二,投资者需求特征也是截然不同的,例如保险公司主要偏重于长期债券,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需求偏好较为丰富,但是明显表现在对中短期品种的偏好;基金公司明显偏好短期债券;证券公司等其他机构受到资金影响,并不是最主要的长期投资者。第三,从交易动机来看,保险公司更多的是买入持有到期的策略,交易并不积极。由于市场分割和投资偏好割裂,使得交易所市场与银行间市场的国债回购利率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一方面使得国债二级市场利率缺乏联动性,另一方面也削弱了公开市场操作对货币供给量与市场利率的引导和调节力度。
人民银行、财政部和证监会等市场管理者从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的贯彻实施以及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考虑,已经认识到市场分割带来的许多难以克服弊端,表现出对市场统一的关注。为促进我国债券市场的统一,有关主管部门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02年4月15日,银行间市场开放;同年11月27日,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跨市场国债020015券发行和交易;自2004年以来,基准利率国债实行全部跨市场发行。
笔者认为,随着跨市场品种和转托管数量的增多,跨市交易者队伍的扩大,这对树立基准利率国债在国债市场上主流品种地位、为市场提供利率基准、构建基准国债利率体系、完善收益率曲线和加速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的统一进程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国债回购市场还很不成熟,利率的市场形成机制还不完善,我们必须从培育市场交易主体、丰富市场交易品种、多大市场交易规模、完善市场管理与制度建设等多方面入手,加快货币市场发展,提高回购市场运行效率,逐步建立起我国市场利率的有效形成机制。
相关推荐:
标签:债务市场论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