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证劵金融 > 银行管理论文

论中国国有银行的资本金谜团

编辑:sx_chenl

2016-10-11

本文讲述了关于中国国有银行的资本金谜团的内容,供大家参考,接下来我们一起具体阅读下吧。

一、引言

关于银行的资本金问题,在现代货币金融理论中早有详尽而成熟的阐释,原本很难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或者提出新的看法。可是,在中国,就是这样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却不时成为学术界尤其是政策层关注的焦点。

尽管近年来人们围绕国有银行资本金问题发表了不少议论,但从总体上看,大部分成果则是描述性和对策性的,深层次的理论研究文献极为少见。人们之所以不肯深究国有银行的资本金问题,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大概是认为资本金并不是影响国有银行绩效的主要变量。大部分文献倾向于支持,国有企业的高借贷偏好以及把国有银行资金作为免费资本使用的心理定势是问题的关键(张春霖,1996;平新乔和蒋国荣,1994)。有些研究成果还认为经济环境或地域因素是解释国有银行不良资产成因的第一变量,大致能够解释70%,而银行自身的产权、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管理不善等只是第二变量,只能解释30%(易纲,2002)。

国有银行的资本结构是笔者近年来一直留意的一个研究领域。既有的研究(张杰,1997;1998;1999)表明,对于国有银行来说,居民存款实际上起着替补国家注资的作用,在国家的有力担保之下,国有银行完全可以把居民储蓄存款的相当一部分视作自有(国有)资本;由国家直接注资与在国家担保下吸收存款,其效用是完全等价的。国有银行确立以债务性注资为核心的资本结构,其精妙之处在于使国有银行的产权拥有者与真实出资者相分离。债务性注资在资本结构中占的比重再大,体现的也只是债权而不是所有权。结果,国家一方面不需要直接拿出钱来,减轻了财政压力,另一方面并没有放弃国有产权从而继续保持金融控制,可谓一举两得。既然如此,国家既无补充资本金的激励,也无补充资本金的必要。在这种情况下,真正重要的是国家的担保能力和人们对国家的信心,而不是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本文的讨论是对笔者既有研究的扩展和深化,其大致结构第二节通过描述改革以来国家在储蓄投资领域地位的戏剧性变化以及由此锁定国有银行角色的过程,为全文的讨论提供一个基本背景;第三节考察国有银行资本金从无关轻重到凸显其重要性的过程:第四节给出一个国有银行资本金的简单代数式并据此说明国家退出的两难困境;第五节讨论国家作为国有银行事实上的委托人的低资本金偏好、股权回报与退出路径;最后,在第六节给出本文的分析结论。

二、国家退出的不对称、金融剩余与国有银行角色

在改革以前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既是主要的储蓄者,也是主要的投资者。如在1978年的国民储蓄结构中,政府部门所占比例达42.8%,企业和居民部门分别占33.65%和23.55%。若考虑到企业部门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国家直接控制下的国有企业,则政府部门实际支配的国民储蓄份额大致超过70%。与此同时,全部投资则基本上由国家“包办”。改革以来,以上格局发生了迅速而富有戏剧性的变化,国家逐步从主要储蓄者的位置上“退出”。据粗略估汁,在2000年的国民储蓄结构中,政府部门仅占去不到3%的份额,即使是加上企业部门中政府可以施加影响的国有部分,其总体比例也不会超过10%;而居民部门所占比例上升到84%左右。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国家在完成储蓄退出的同时,依然占据着主要投资者的位置。如1998年,国有部门(相当于政府部门)的投资增长了28%,而民营部门(统计范围宽于居民部门)只增长4%;在1999年,居民部门投资只占CDP的17%(Stern,2001),而同期这个部门的国内产值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其工业产出占全部工业产出的比例(包括乡镇企业)更是达到71.79%(Chenwei and Zhangjie,2002)。无疑地,改革以来,国家的储蓄与投资退出呈现出严重的不对称态势。

国家不再是主要的储蓄者,却依然是主要的投资者,筹资问题便一下子凸显出来。当然,仅从理论上讲,作为拥有“暴力潜能”的国家,可资其使用的筹资手段还是不少的,诸如增税、发行货币以及举债等。可事实表明,国家通过以上手段只能筹措到十分有限的资金。

首先,增税无疑是一种最直截了当的筹资方式,但在特殊的改革背景下,它一方面受税基狭窄的约束,征税对象只能局限于税负已经很重的国有企业。另一方面受改革支持水平的约束,由国家自上而下推开的改革对社会公众的支持十分敏感,而大量征税正好会对此产生刺激。

其次,货币发行方式也比较简便,但约束条件同样十分严格。第一是货币化水平约束。从理论上讲,一国某一时期的货币发行筹资规模与其货币化水平成反向相关关系。相对来说,在改革初期,中国的货币发行筹资条件还是相当优越的,如1978年的货币化水平只有25%(世界银行,1996a)。但是,随着经济货币化水平的提升,货币发行筹资的空间迅速缩小。第二是政府声誉约束。对于一个处在改革过程的政府而言,它一般不愿因谋求短期的货币发行收益而付出声誉损失的长期成本。

再次,至于举债方式,在改革初期,政府基本上没怎么使用。除了受传统体制预算平衡政策的影响之外,更为实际的原因大概是,一方面当时的货币发行收益相对充裕,另一方面很快发现了更好的替代方式,即我们随后就要讨论的国有银行制度。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政府开始大量举债,因为从那时起,一方面货币发行收益锐减,另一方面国有银行出现了严重的坏帐问题。

自改革开始以来,国家就—,直在寻找这样一种制度安排,它既可让国家在一段足够长的时间内获取和支配一笔巨额资金,又不伤及声誉,既有利于改革顺利推进和经济增长,又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财政资源。国有银行制度几乎可以满足上述全部条件。实际上,国有银行制度就是按照以上要求“量身定做”的,是国家面对国民储蓄结构所发生的戏剧性变化而做出的一种本能反应。既然如比,国有银行的角色也就被事先给定了。

进一步地,国有银行的角色实际上是由所谓的“金融剩余”的重要性来刻画的。在这里,金融剩余是指在经济转轨的特殊背景下;非国有部门(包括居民以及民营企业等)在国有银行的存款大于国有银行向其提供的贷款的差额。在改革开始不久,国家就很快发现经济中存在一种差额,即老百姓的收入增长快于支出增长的余额;而且随着改革由农村向城市的扩展,这种差额呈现迅速扩大的趋势。国家也同时意识到,能否充分动员和控制这个差额,事关总体改革的成败,而国有银行是将这种差额转化为“金融剩余”的绝妙制度安排。

就这样,绝大部分老百姓开始把手中的所谓“余额”纷纷转换成国有银行的各类存单。在改革过程中被分散了的国民储蓄又重新集中到了国有银行。事实表明,在改革过程中,存单持有部门从国有银行得到的贷款远远少于其贡献的存款。也就是说,存款的很大一部分经过国有银行体制的特殊处理最终转化成了金融剩余。在金融剩余被创造出来以后,国家又通过设定国有银行的信贷行为把其中的绝大部分配置给了国有经济部门(张杰,1998,pp.62—65)。一切都似乎在依照起初的设想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国家终于如愿以偿。

三、资本金对于国有银行之不重要与重要

既然国家设立国有银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向国有部门转移金融剩余,那么重要的问题便是一方面保证老百姓能把钱存进来,另一方面确保将其贷到国家所偏好的项目上去。至于流动性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以及资本充足率管理等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的核心内容则在这种银行体制中显得无足轻重或根本没有必要。仅就本文所关注的资本金问题而言,一开始各个国有银行是有自有资金的,而且曾经一度远远高于现代商业银行的资本金要求。如在1989年以前,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在9%以上,多数年份超过11%(张杰,1998,p.77)o当然,如此高的资本充足率并非国家为了“达标”而做出的有意安排,而是由于一开始国有银行较小的资产规模所致。后来,随着资产规模的迅速扩张,资本比率直线下滑,1996年跌到4.34%。虽然在1998年发行了27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资本金,1999年开始设立资产管理公司,且剥离掉14000亿元的不良债务,但2000年四大国有银行的资本比率仍然仅为4.62%(吴敬琏,2002,p.219)。若按净值计算,则会更低。

有意思的是,尽管国有银行的资本比率一降再降,但人们在国有银行的存款仍然有增无减。与此同时,国有银行的不良债务也在迅速积累,可其继续提供信贷的能力似乎未受影响。从理论上讲,在中央银行出现以前,银行会仅仅因为贷款和投资缺乏流动性而不是因为这些贷款成为坏帐而倒闭。而在中央银行出现以后,一家银行可能会因管理不善或放款与投资的极端不走运而倒闭,但不会由于资产出现非流动性而倒闭(Tobin,1998,p.1:89)。不过,以上结论看来并不适用于解释中国国有银行的情形。

事实一再表明,国有银行的稳定性与其资本金的多少无关。既然如此,资本金问题在近年来又是因何而凸显的呢?问题的要害在于国有银行争取信贷自主权和推进商业化改革的努力。就国家而言,它之所以支持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行动,那显然是想籍此遏制不良贷款的扩张势头,从而化解金融风险。但也有顾虑,即担心国有银行的商业化会削弱乃至瓦解国家的金融控制。对国有银行来说,商业化改革的最大收益自然是信贷自主权的获取,但代价也显而易见,即在失去国家声誉的隐性担保之后,需要付出重建其市场信誉的成本。不过对双方来说,最为现实和棘手的问题则是资本金问题。既然要成为商业银行,那就得首先满足其资本金要求。当然,这并不是说达不到资本金要求就会马上危及国有银行的生存,问题的要害在于,资本金牵扯到国有银行与国家的利益冲突。最终,问题就归结到了谁拿钱和拿多少钱来补充严重亏空的国有银行的资本金上面。我们注意到,近年来国家和国有银行围绕资本金问题展开的相互博弈就从未停止过。1998年的2700亿元特别国债和随后14000亿元不良债务的剥离可视为博弈过程中的一种妥协结果。

四、国有银行资本金:一个意味深长的等式

毫无疑问,国有银行的资本金问题对既有的银行理论提出了挑战。从既有银行理论的视角看,发生在国有银行身上的许多事情都是不可想象的。一个资本充足率如此之低、不良贷款比率如此之高的银行,其稳定性竟然会如此之强?!殊不知,这一切都是由国有银行所具有的特殊资本结构在支撑着的。

我们不妨从银行资本金的功用说起。一般来说,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大致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功用:第一,设定风险偏好。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是改变银行的动机使之从事低风险活动的一个办法(Mishkin,2001)。第二,显示市场声誉。不管是家庭部门还是企业部门,总是愿意与拥有更多自有资本的银行打交道,因为资本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银行的机会主义行为空间。第三,防止破产倒闭。就银行自身而言,持有更多资本金可以减少资不抵债从而破产倒闭的可能性。第四,减少转换成本。当资本金因贷款损失而出现短缺时,银行就得做出减少资产的选择。而减少资产,无论是削减信贷还是卖出证券,银行都需要支付相应的转换成本。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