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wangha
2014-08-05
欢迎来到威廉希尔app 站,今天本网站为大家提供了当前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原则探索,希望朋友们读后有所收获!
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在提升管理能力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和探索,但改革的侧重点主要停留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等较浅层面,还没有触及到一些更本质的问题,如经营模式和发展战略的转型等问题。我认为,国内商业银行要提升管理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实现稳健、持续成长,必须从战略转型入手,实现战略转型对于国内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更本质的意义。
一、融资体制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程的加快,对我国商业银行提出了由社会资本供给型银行向国民财富管理型银行转型的要求
统计显示,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增至2004年的2936元,增长了近2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从343元增至 9422元,增长了27.5倍。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更是呈几何级数增长,由1978年的21.2亿元跃升为2004年的12.62万亿元。在整个社会资本所有权结构比例中,国有资产只占26%,国内居民个人拥有57%的资本额,甚至资本要素收入也有22%流向了居民个人。这说明,居民所有资本已超出国有资本,甚至比国有和集体资本总额还要大,已经成为全社会资本总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居民的金融消费结构、投资倾向非常活跃,居民的资产结构日益多元化。目前,我国城市居民的金融主要由储蓄存款、国库券、股票、基金、其他有价证券、借出款、手存现金、住房公积金和其他金融资产构成。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总队的一项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平均为7.98万元,其中人民币金额为7.37万元,占92.4%;外币折合人民币为0.61万元,占 7.6%。在人民币金融资产中,储蓄存款占69.4%,股票(A股)达到10.0%。尤其是,随着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居民金融资产数量在居民家庭之间的分布呈不平均态势。金融资产向高收入家庭集中的趋势显著增强,户均金融资产最多的20%家庭拥有城市金融资产总值的比例接近67%。另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在京、津、沪、穗四地的调查显示,74%的被调查者对个人理财服务感兴趣,41%的被调查者需要个人理财服务。
二、缓解金融风险压力,维护金融安全,要求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实现由规模数量战略向效益质量战略转型
随着经济金融运行的不确定性日益提升,我国金融风险压力越来越重,缓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已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重心。关于我国金融风险压力难以缓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整个社会融资结构过分依赖银行,从而导致整个社会风险过度集中在银行系统。比如,2001、2002、 2003年银行贷款占企业贷款的比重分别为75.9%、80.2%和81%,2004年进一步超过了90%。由此而得出的逻辑推论是: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是解决金融风险向银行系统积累与集聚的关键。这也是目前社会各界的共识所在。但是,应当看到,发展直接融资并最终实现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均衡发展本身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会计规则、监管制度、合同执行制度比较落后、信用环境、法制环境不健全的情况下,直接融资发展速度太快,将加速金融风险的扩展与积累。此为其一;其二,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与融资结构失衡没有必然的正相关关系。央行调查结果显示,在不良资产的形成中,由于计划与行政干预而造成的约占30%,政策上要求国有商业银行支持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违约的约占30%,国家安排的关、停、并、转等结构性调整约占10%,地方干预,包括司法、执法方面对债权人保护不力的约占10%,而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原因形成的不良贷款占全部不良贷款的20%;其三,近些年银行新增不良贷款的形成主要是银行追求资产规模扩张和业务发展速度所造成的。因此,要缓解金融风险的压力,除了宏观层面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加快融资体制改革、减少政府干预、根绝政策性贷款以外,国内商业银行必须摈弃经营发展的“速度情结”和“规模冲动”,树立科学发展观,确立效益型、内涵式的经营发展战略,大力进行经营战略转型,实现效益、质量和规模的协调发展。
标签:银行管理论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