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试论狼疮性肾炎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编辑:sx_chenqy

2014-11-23

LN医院感染率高达60.6%,这与狼疮临床、病理活动,长期大量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及长期住院密切相关。以下就是有关狼疮性肾炎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的论文了,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试论狼疮性肾炎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摘 要: 目的 研究分析狼疮性肾炎(LN)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科住院治疗的LN109例,进行医院感染因素分析。 结果 LN医院感染部位常见于下呼吸道、泌尿道、皮肤软组织和消化道,分离菌株以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为主;LN医院感染率为60.6%,病情恶化的13例中12例并发感染,其中6例直接死于严重感染;LN临床活动、病理类型呈Ⅲ、Ⅳ型者医院感染率较高,尿蛋白、血白蛋白和肾功能与医院感染显著相关(P<0.01);LN激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亦与医院感染显著相关(P<0.01);激素合并免疫抑制剂治疗,感染率较单用激素明显增高(P<0.01),而常规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间歇冲击治疗,较大剂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医院感染率明显下降(P<0.05)。 结论 LN医院感染率高达60.6%,这与狼疮临床、病理活动,长期大量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及长期住院密切相关。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最常累及的病变,SLE的预后与肾脏受累的程度和并发感染的程度密切相关。LN免疫功能紊乱,大量丢失蛋白及肾功能恶化,加之长期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其感染率明显增高,严重影响了SLE的预后。为此,作者对近年来我科收治的109例LN,就其临床、病理与医院感染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科1985年5月~1998年10月间住院的LN患者109例,男13例,女96例,年龄12~60岁,平均31岁,住院时间25~310 d,平均58 d。66例并发感染,均符合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1]。

1.2 临床分型 根据叶任高等的分型[2],略加修改。尿检异常型:轻~中度蛋白尿或(和)血尿;急性肾炎综合征型:起病急,血尿和蛋白尿,常伴高血压、肾功能损害;急进型肾炎综合征型:起病急,少尿甚至无尿,血尿、蛋白尿,进行性贫血和肾功能恶化;肾病综合征型:大量蛋白尿和低白蛋白血症,高度浮肿;肾炎-肾病综合征型:表现为持续大量蛋白尿、血尿和高血压、贫血及肾功能损害;终末期尿毒症。

1.3 病理分型 根据WHO制定的LN分型标准,共6型。Ⅰ型:轻微病变,本组无此类型;Ⅱ型:系膜增生型;Ⅲ型:局灶节段增生型;Ⅳ型:弥漫增生型;Ⅴ型:膜型;Ⅵ型:肾小球硬化型。本组92例行肾活检病理,肾组织送光镜、免疫酶,部分送电镜检查。

1.4 治疗方法 确诊为LN后,除5例终末期尿毒症外,其余均行激素或(和)免疫抑制剂如雷公藤(TW)、环磷酰胺(CTX)等治疗。66例并发感染者中,14例带状疱疹予抗病毒和对症处理,并发细菌感染者尽可能根据药敏试验或(和)临床、影像学检查予抗菌治疗。

2 结 果

2.1 感染部位分布,致病菌及预后 109例LN发生医院感染66例,共87例次,其中单个部位感染50例,2个部位感染11例,3处感染5例。感染率为60.6%,感染部位分布见表1。感染的66例中,14例临床诊断为带状疱疹,41例致病菌培养阳性,共检出致病菌45株,其中23例培养为单菌株,8例为2种致病菌,2例为3种致病菌混合感染。45株中真菌11株(24.4%),革兰阳性球菌7株(15.6%),革兰阴性杆菌27株(60%)。

表1 LN医院感染部位分布

感染部位 病例数 构成比(%)

下呼吸道 25 28.7

泌尿道 23 26.4

带状疱疹 14 16.1

皮肤软组织  6  6.9

消化道 12 13.8

腹膜炎  6  6.9

败血症  1  1.1

本组109例,除5例尿毒症外,经治疗病情恶化13例,12例伴有感染;医院感染组66例,病情恶化者占18.2%,非感染组43例,病情恶化者仅1例,占2.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病情恶化13例中,直接死于严重感染6例,占46.2%。

2.2 LN临床类型与医院感染的关系 尿检异常型和终末期尿毒症感染率较低,而其余各组均显著增高(P<0.01)(表2)。

表2 LN临床类型与医院感染的关系

临床类型 病例数 感染数 感染率(%)

尿检异常型     22  2   9.1

急性肾炎综合征型  11  9  81.8

急进型肾炎综合征型  9  9 100.0

肾病综合征型    43 27  64.3

肾炎-肾病综合征型  20 18  90.0

终末期尿毒症     5  1  20.0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