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houhong
2014-03-24
新实践美学向纵深发展的有效策略,并努力调整实践美学的体系,不断深化、完善、修正实践美学,使实践美学发展为新实践美学。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苏联和中国产生的实践美学奠基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至今已经历了大约三个大的发展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初步形成了美学体系的框架,树立了最关键的美学命题;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实践美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成为中国当代美学的主导思潮和流派;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实践美学的倡导者们积极应对“后实践美学”的挑战,并努力调整实践美学的体系,不断深化、完善、修正实践美学,使实践美学发展为新实践美学。
无论是实践美学还是新实践美学,都是由马克思实践哲学延伸出来的美学。中国先后出版了两种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译本,引起了美学家们的瞩目并对其进行研究,从而将马克思主义美学推进到实践美学的阶段。在中国美学家看来,马克思的《手稿》提供了一把解开“美学之谜”的钥匙——实践。正如邓晓芒和易中天所说:美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学科”“美学之谜实际上就是人学之谜”“
‘人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回避也必然导致对‘美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放弃”。实践美学的产生,无疑是中国当代美学的一次革命,标志着中国学术界首次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美学。当然,目前的新实践美学仍然只是一个粗略的框架,还缺少丰满的血肉,仍有待发展和改进。
在熊显长接受采访的报道中提到,他认为,新中国60年美学的发展历程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为新实践美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借鉴。
一、马克思主义学说,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地位是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的根本保证
新实践美学之所以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究其原因是因为它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和实践观点为哲学基础,并对其哲学基础进行了进一步的挖掘。在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中,自然界被改造为与人关系密切的能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人化自然”与人的自然被改造为脱离动物本能的“人化的人”之间在实践中构成了审美关系,这种关系是人的实践达到一定自由程度的产物、实践唯物主义将美合理地解释显现出来,是美学的哲学基础。与此同时,审美活动对世界进行能动的反映,从而直观到自身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肯定,使审美活动产生了质的飞跃。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在今后还想得以发展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学说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地位。
二、中国当代美学发展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美学的丰厚基础上
标签:美学论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