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houhong
2014-03-03
广告设计中的效果分析,一般来说,广告中的广告画面是广告进行创意的表达方式,广告设计作品担负着多种任务,既要对广告产品更多的销售起到帮助作用,又要对观众的消费起着一定的引导作用。
一、广告与民族元素
一般来说,广告中的广告画面是广告进行创意的表达方式,广告设计作品担负着多种任务,既要对广告产品更多的销售起到帮助作用,又要对观众的消费起着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可以说,广告设计作品能否有着很强的公信力和说服力,广告本身的成败与否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当前全球化的逐渐加深,在广告设计作品中适当融入有特色的民族元素,能使广告业在社会发展的大潮中保持领先优势。民族元素一般分为两大部分,首先,民族元素率属于精神范畴,如那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仁等,这些传统美德经过了几千年的磨砺依然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次,民族元素率属于视觉范畴,我们可以把那些带有中国特色的所有艺术形式和作品,民间风俗和艺术等看作是视觉范畴。
二、民族元素在广告设计中的效果分析
(一)突出情感联络
当前,情感联络在我国广告中表现的最为突出。我国向来比较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络,看重人情味和爱心。在我国的民族元素传统文化中,忠、孝、仁义、礼、智、信等都可以通过情感联络体现出来。在广告设计中科学合理地突出一定的情感联络,让广告看起来更加具有爱心和人情味,可以弱化广告中的商业气氛,拉近企业与广大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有效地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在我国,广告中偏重情感联络的比较多,如枝江大曲的广告语:“有朋友,总是会赢”,大宝化妆品的广告语:“朋友记心间,大宝天天见”,蒂花之秀的广告语:“蒂花之秀,青春好朋友”等,这些广告中设计的广告语充分契合了我国重视友情的文化心理,具有很强的民族元素,因而被广为传颂。与情感联络相关的一种文化心理就是讲究礼节,“礼为先,和为贵”,我国向来就重视“礼”字,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喜欢用礼物来表情达意,送礼之风盛行,较多的保健品广告表现了这一主题。如脑白金的广告语:“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同时,母亲的身份在我国的传统文化观念里有着很大的比重。有一则公益广告就是把母子之间的感情体现的淋漓尽致,具体内容是这样的:妈妈上了一天的班很劳累,晚上疲惫得回到家中坐在床上准备休息,这时,儿子为妈妈端来了一盆洗脚水,尽管儿子很小,水盆的重量比儿子都重,但是儿子还是一步一颠地端到妈妈面前给妈妈洗脚,这则广告曾经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在观众心目中受到很大的好评。中国观众非常认可通过广告做出这样的表达,也接受这样的情感联络。
(二)重视祥和美满
我国是一个积极向上,热情四溢的民族,在传统文化民族元素中,喜庆祥和、欢乐美满的氛围对广告设计影响很大。许多企业在广告设计中都抓住了这一显著特征,每到中国传统佳节的时候,都积极地推出一些祝福广告,体现出了浓厚的节日气氛和中国人们的良好精神风貌,与广大的消费者在文化上产生了一个情感的交流。“百事可乐”为了迎合我国的春节祥和美满的气氛,特意地推出祝福广告,广告中一外国黑人身穿具有中国特色的大红唐装,手中提着大红灯笼,背景用春联相衬托,充分契合了中国观众的心理需求。特别是百事可乐的广告语“百事非常可乐”就体现了中国在春节中向往祥和,注重美满的心理特征。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家庭的民族,“孝”是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美德之一。在春节期间,广告不但要营造出节日的氛围,更要体现春节对中国的积极意义。每逢春节,中国人都喜欢回家团聚,因此,可口可乐就推出了以家为主题的广告语“没有一种感觉比得上回家”,充分迎合了中国人迫切回家的心理。当前,大家非常熟悉的旺旺食品广告中就有一则春节期间频繁出现的广告语“过年吃旺旺,新年一定会旺哦!”它就为广大的消费者传达出这样一则理念:过节的时候一定要吃旺旺。虽然这个广告创意让很多观众感到反感,但是这个观念在潜移默化中被消费者所认可与接受,每当过节的时候,家里都准备了旺旺食品来作为年货。可以发现,在广告中积极地为产品附加一种全新的理念时,其对人们消费的行为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三)把握整体协调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民族元素中,整体协调的观念在其中起着统领作用。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理念就是民族元素中整体协调的真实表现。“天人合一”的理念主要是重在强调自然与精神的高度统一。在一些广告设计中,这种“天人合一”的理念也被充分得表现出来。如红太阳集团的广告词是“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的爱天长地久”,就充分表现出了我国传统文化民族元素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扬子电器中的广告是把人群组成的“扬子电器”图案与扬子电器的原有图案相结合,在这个广告中,人与图案有效地融合在了一起,加上简单的广告语“扬子天地,扬子电器”就使整个广告有一种“天人合一”的氛围,从整体上体现出了扬子电器企业的宏大雄厚的形象。
(四)着眼传统审美
标签:广告设计论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