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yangk
2015-09-24
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从清末民初引进西方科学小说(现通称“科幻小说”)开始。 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浅谈目的论视角下的清末民初科学小说翻译。
我国第一篇科学小说的译介是由薛绍徽和陈寿彭于1900完成的。受到当时西学东渐和政治小说译介潮的影响,此后几年中不少国外名家的科学小说被引入中国,其中以梁启超的《十五小豪杰》(今译《两年假期》)、鲁迅的《月界旅行》(今译《从地球到月球》)和《地底旅行》(今译《地心游记》)为代表。科学小说译介风潮催生了中国科幻文学,并带动国内科幻小说短时期的繁荣发展。与现在的译本比较,梁启超等人翻译的科学小说不论从文章结构还是内容上差别甚大,这与当时社会政治历史环境不可分。他们采取的特殊的翻译方法体现了特定的翻译目的。本文将以功能翻译流派的目的论为视角,分析梁启超早期科学小说翻译。
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由德国翻译理论家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于1978年在其《普通翻译理论框架》(Framework for a General Translation Theory)一书中首次提出的。传统翻译理论把“对等”看作衡量译文质量的最可靠标准,但是弗米尔认为:“光靠语言学不能帮助我们,原因是:其一,翻译不只是一个语言学的过程;其二,语言学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来解决翻译中的问题”(Nord, 10)。因此他在行为理论(action theory)的基础上提出了目的论。Skopos 是希腊词,意为“目的,动机”。目的论重视文本的功能,认为翻译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而且也是一种跨文化活动,一种意图性和目的性行为。决定翻译的不是原文本身或原文对接受者产生的影响,也不是作者赋予原文的意义,而是译文的预期功能或者目的。弗米尔指出,任何一种行为都有目的,翻译也不例外,因为翻译本身就是一种交际行为,任何一种翻译都有自己的目的(Vermeer, 221),而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方法(REiss& Vermeer, 101)。译者是翻译活动中最主要的参与者和翻译活动的最终实施者,对翻译行为负责。译者根据翻译要求决定翻译目的,而后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来实现这个翻译目的(Nord,27-29)。
在清末民初的历史背景下,早期科学小说译者如梁启超等人也是怀着特定目的译介西方科幻作品的,而他们采取的意译和改译的翻译策略也体现了翻译行为的目的性。
1、科学小说概念界定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