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论文

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编辑:

2014-10-24

(三)从经济现代化到人的全面发展——现代化内涵的渐趋丰富和完整。

经济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柱,没有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现代化将是一句空话。 但现代化不只是物质经济的现代化,而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的素质在内的 整体性社会变革。20世纪60年代,用“四个现代化”代替“工业化”,体现了以毛泽东 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内涵的理解已更趋丰富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开始注意把经济现代化与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同时并提。中共十二大把国家 发展的目标确定为“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 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到了十三大,则进一步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 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由“四化”的侧重物质技术,到作出实现高 度文明、高度民主的补充,中国现代化的内涵得到了不断丰富。在20世纪80年代后,邓 小平为现代化注入了精神文明的内容,多次反复强调物质文明要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以精神文明的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上世纪90年代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基于跨世纪的中国现代化发 展要求,把社会全面进步放在重要战略地位。江泽民在十四大报告中就讲到,“要围绕 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在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 特别讲到了“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问题。八届人大 四次会议根据以上建议通过的“九五”计划和远景目标纲要,在确立“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指导方针”时明确提出:“必须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鉴于发达国 家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引发出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分离和对立造成的自然生 态和社会生态的双重危机,中共十五大在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层面上, 提出了“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十五大报告更以鲜明的全面意识 ,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全面构成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从经济、政治、 文化几个层面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社会全面 进步的基本纲领。

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全面进步相统一的社会全面发展意识。中国共产党已明确认识 到,现代化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注: 见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上的报告。)。继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培养“四有新人” 的要求后,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要求的一代又一代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 话中,江泽民进一步明确指出:“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 ,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他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也是社 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现代化的目标实现,必定要造就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新人;同时 现代化的事业惟有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新人,才能得到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本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及未来社会的目标。在中国加快推进现 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被提到全党工作的 重要议事日程,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内涵的理解臻于完整。

(四)由封闭到全面开放——现代化建设道路的不断拓宽。

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对中国在政治上孤立、军事上 包围的同时,在经济上对中国实行了严密的封锁禁运政策。中国在政治外交采取“一边 倒”方针,在经济上仅得到苏联的有限援助,于是采取的是自力更生开展经济建设的方 针。因而在建国后的较长时期里(尤其是在“左”倾思想泛滥的年代里,对资本主义世 界的一切视若洪水猛兽),中国实际上是在一个较封闭的条件下搞现代化建设的。从20 世纪70年代后期起,随着全党全国工作重点的转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改 革开放建设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正是在总结过去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 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时明确指出:“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 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 版,第2—3页、78页、117页、373页。)“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 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 不可能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2—3页、78页 、117页、373页。)在科学技术长足进步和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形势下,生产的社会化向 生产的国际化发展使不同历史传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民族和国家在 国际市场纽带下迈向经济全球化,任何国家都需要与别国进行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 的交往与交流。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大国来说,更需要打破闭关自守的 局面,把发展的视野从本国扩展到全世界。

在实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对制约发展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有一个正本清源 的问题,这便是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问题。实践使人们认识到,符合社会化生产要求的 管理方式、经营方式、先进的科学技术等等,即便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产生的,也并不 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东西,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因此,中国搞现代化建设,“必须 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 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注:《邓小 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2—3页、78页、117页、373页。)20余年 来,中国通过以经济特区为中心,依次带动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带、长江流域直至 全国的全方位开放。全面开放使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飞跃发展获得了必要的外部条件 和巨大的牵引力;外资的引进改善了中国资金不足的缺口,改善了中国国际收支状况, 增加了国家总收益;先进科技的引进加速了中国技术进步,推动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的调整;中国还学到了先进的管理经验,综合国力得到增强。全面开放使中国整个社会 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走向了世界,世界也走向了中国。 中国现代化进程与世界现代化进程统一了起来。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更为加速中 国的现代化进程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既为之拓展了前进的道路,又使之融入了全球化的 竞争之中。

三、由中国现代化进程得出的几点结论

现代化进程意味着传统社会结构的解体和新的社会运行机制或社会形态的再造。在旧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不具备、也不可能造就这样的条件。因而真正意义上 的现代化进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之后 才开始的。我们从中国现代化进程得出的结论是:

(一)民族独立是现代化建设的前提。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 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如果没有前一任务的完成,为后一任务创造必要的前提,则后 一任务的实现也就无从谈起。事实证明,在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首先推翻阻碍中国 现代化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使人民当上自己国家的主人。

(二)中国共产党承担着领导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任务。在中国,无论是资产阶 级,还是小资产阶级,都没有能力为中国开辟一条现代化道路,更无能力领导中国人民 完成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惟有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 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才能开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中国 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有能力承担起领导中国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任 务,才能领导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的领导核心。

(三)邓小平理论正确解决了新时期中国现代化道路问题。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前两个阶 段的理论探索和建设成就与教训,为新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第三阶段逐渐形成 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则体现了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的认识, 设计了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富强、民主、文明的目标三位一体的中国式社会主 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和实践道路。在这个理论指导下,20余年来,中国在持续高速的经 济发展中空前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得到大幅度提高。这种持续的发展和繁荣是中国 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比拟的。实践已证明,邓小平理论的历史贡献和根本意义在 于,它正确地解决了中国的现代化道路问题。而在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中, 中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所经受的考验及取得的成就证明,作为马克思列宁主 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带 领中国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四)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相结合所显示的生命力。中国现代化进程是与探索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的过程结合在一起的,其目标是一致的;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功 ,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并在新的时代要求中重振了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如果我 们沿着这条现代化道路走下去,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那么我们就能够以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显示社会主义的旗帜是不倒的,从而使当代世界人民看 到其强劲的生命力。

(五)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人的现 代化的问题。在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强调人的现代化,这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因为 现代化事业只能由具有现代化意识的人去完成。所谓现代化意识,就是要求人们的意识 中具有开放性、进取性、创新性的特点。有了现代化意识,才能导引出现代化思想,也 才能在实践中作出符合现代化要求的贡献。注

重人的现代化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性 ,我们才能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也才能够避免西方现代化过程中所 出现的以物性吞没人性的弊端。

(六)以理性的态度看待中国现代化的成就和差距,以冷静的头脑参与全球化进程。半 个多世纪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现代化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参与全球化进程 的时候,我们要保持冷静的头脑,理性地看到中国存在的差距,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 国际竞争中所处的弱势。中国在总体上还未完成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国民经 济整体素质还不高,产业结构还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地区发展还不平衡,市 场经济体制亦不完善等等。所有这一切都要靠全党全民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 改革和完善经济、政治体制,利用自己已经具备的各种有利条件,化相对劣势为相对优 势,去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 人,不进则退。我们党必须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 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是:到本世 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在中 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沿着这条已开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前进,定能实现把中国 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

以上就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