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10-24
(三)20世纪70年代末期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四个 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又需要现代化的人才来掌握, 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 93年10月版,第86—95页。)1978年12月,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 开。会议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 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 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并反复强调“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伟 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始认识到了现代化的含义十分丰富, 既包括物质的范畴,也包括精神的范畴,即包括管理的现代化和人的思想的现代化。而 这些都需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来解决。因此,1982年党的十二大将教育列为经济发展的 战略重点之一。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1986年9 月28日,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又通过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阐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根本任务,就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 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并指出这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兴衰成败的大事。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均迈出了新的步伐, 工农业战线捷报频传,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改革开放给中国的现代化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20多年中,中国在 生命科学、核物理、天文、同步辐射等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在面向产业的材料、纳米技 术、微电子与光电子、化工药物、医疗设备、资源环保、农业及通信技术等高技术方面 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这一阶段,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卓著成就,极大地增强 了中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特点
中国的现代化,从一开始就必然地具有中国的特色。研究和分析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显著特点。
(一)中国现代化进程始终与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结合在一起。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发展和现代化的认识,从一开始就是以社会主义为基本取向的。因 此,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始终是与探索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结合在一起的。在社会主义制 度建立之后,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当时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虽然只有苏联一种模式可以借鉴,但中国有自己的国情,照抄照搬未必能成功。 中国共产党必须下大功夫探索、寻找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在这个探 索过程的前期既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成就,也有着深刻的教训。毛泽东关于中国新 民主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关于中国实现由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大国 转变的构想,以及体现在中共八大报告中的理论观点和政策思想等,均是对中国社会主 义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探索,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自1957年 起,这种探索不断受到“左”的错误的干扰,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使生产力 在20年里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直到1978年12月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又重新确立了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并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继续探索一条符合国情的现代化道路。1982年 9月,中共十二大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了一条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这就是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在这次大会的开幕词中说:“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 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 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2—3页、78页、117页、373 页。)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二大制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 革的决定》,第一次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突破了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在解决中 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问题上取得了重大成果,即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中国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并初步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199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 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全面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 、文化的基本要求。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江泽民在十四大报告中,又从9个方面对建设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更全面、更系统、理论性更强的概括。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 则提出了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宏伟纲领。半个多世纪 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探索和奋进。正是因为这种探索 ,使中国逐步走上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因此中国才取得了现代化 建设中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二)由求强向富民转变——现代化首要目标的重新定位。
近代史上,中国人对近代工业文明的最初认识来自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有志之士们 对现代化追求的首要目标从一开始就被定位在迅速求强的选择上,即所谓“师夷长技以 制夷”。新中国建立以后,在东西方两大阵营分立对抗的世界格局中,尤其是在西方资 本主义势力对中国实行全面封锁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而工 业化的首要目标便是迅速求强,迅速建成以拥有强大国防力量为标志的社会主义强国。 这一目标决定了中国工业化的特殊战略,即国防工业和作为其基础的重工业优先增长的 不平衡发展战略。在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这种战略与资本严重不足的资源条件形成了尖 锐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国家不得不采取特殊的超经济手段,以高度集权的方式 在全社会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动员一切可用资源,实现超常规的资本积累。但这一发展战 略,是无法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
1978年以后,中国现代化进程发生了波澜壮阔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战略的确定,富 民思想被明确提了出来。解决温饱,进入小康,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三步走 ”的现代化战略,实际上是一种非常直观的富民方略。它意味着中国现代化的首要目标 的重新定位,即由求强向富民转变,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放弃求强的目标,而是要为国家 真正的强盛培植深厚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人民的富裕。这既由社会主义本质所要达到 的最终目的所决定,也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价值观的体现。富民目标的确 立,决定了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即从资源劣势启动转变为立足于资源优势的战略,由 国防工业和重工业的片面突进转变为结构均衡的整体经济发展,着眼于综合国力的提高 。于是,长期被抑制的民生工业得到蓬勃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显著增长,第三产业迅 速成长。这种工业结构的变革和整体经济的发展不仅带来了中国经济的空前繁荣,极大 地改善了人民生活,而且全面提升了中国的现代化水平,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随着 现代化目标的重新定位和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必然要求经济发展主体的多元化,改变 政府作为单一主体的局面,形成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为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发掘出最有活力的源泉,使中国的现代化事业获得来自民间、来自社 会源源不竭的支持。富民目标的确立,带来了中国经济发展与整个现代化模式的全面转 换,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标签:中国政治论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