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haody
2013-12-15
【摘要】威廉希尔app 为您整理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新解论文,希望和您一起探讨!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群众史观是在唯物史观创立之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此之前,虽然人们也提出过一些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的思想,但并没有形成一种群众史观。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界一直非常重视群众史观的宣传和研究,但直到目前还缺乏带系统性的深入研究;近些年来,学术界则出现了贬低和否定群众史观的论调。在实践上,群众史观是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根据。对群众史观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正确理解和阐释群众史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现实意义。而要对群众史观做深刻正确的理解,特别需要搞清楚以下几个理论问题。
一、群众史观的实质和根据
群众史观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所形成,后来经过其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发展起来的。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群众史观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人民群众是历史过程的积极主体,一般说对社会发展起着主要决定作用。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写道:“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P103-104)。非常明确地表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思想。恩格斯在他的晚年,着重发挥了唯物史观的能动的方面,相应的,也着重阐发了群众史观的能动的方面。他在《费尔巴哈论》中谈到怎样研究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时候指出,人们应当注意的,“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正是这些广大群众的、整个民族的、整个阶级的行动“引起重大历史变迁”[2](P249)。毛泽东指出,作为人民群众主体的劳动人民,“是指一切体力劳动者(如工人、农民、手工业者等)以及和体力劳动者相近似的、不剥削人而又受人剥削的脑力劳动者。”[3](P1287)
第二,人民群众是英雄人物的创造者。英雄人物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其作用比普通个人要大得多。但是,英雄人物是时代和群众的产物,不是英雄造时势,而是时势造英雄,不是英雄创造群众,而是群众创造英雄。对群众史观的发展做出过突出的、独特的贡献的普汉列诺夫证明,决定社会发展的归根到底不是杰出人物的愿望和思想,而是社会存在的物质条件的发展,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变更,是各个阶级的斗争和在物质资料生产方面的相互关系的变更。因此,如果杰出人物的思想和愿望与社会的经济发展背道而驰,与先进阶级的要求背道而驰,那末他们就会变成无用之物;反之,如果杰出人物的思想和愿望正确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正确反映先进阶级的要求,那他们就能成为真正的杰出人物。不是英雄造时势,而是时势造英雄。在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的关系上,不是英雄人物创造人民群众,而是人民群众创造英雄人物并推动历史前进。
第三,普通个人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普通个人与英雄人物是一种辩证的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普通个人的作用越来越大。列宁不但十分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而且很重视普通个人的作用。他指出:“随着人们历史创造活动的扩大和深入,作为自觉的历史活动家的人民群众在数量上也必定增多起来。”[4](P127)列宁在这里所说的作为历史活动家的人民群众,既指群众的群体,也指群众的个体,即普通个人。列宁还强调:决定历史结局的是广大群众,而具有优秀精神品质的只是少数人,“如果这些少数人不中群众的意,群众有时就会对他们不太客气”[5](P679)。群众史观的实质,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它是为人类解放和实现共产主义作哲学上的论证的。马克思在开始创立唯物史观的时候就指出过,作为人民群众主体的无产阶级是人类解放的“心脏”。列宁则指出,作为自觉的历史活动家的人民群众正是“历史创造者”[4](P128)。毛泽东的论述对群众史观的实质作了某种总结。他以富有文学色彩的笔调写道: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奴隶们创造历史?提出了两种历史观的根本问题。他以十分简洁的笔触写道:“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6](P1031)对这个根本问题作了高度概括的回答。
群众史观作为关于人民群众地位和作用问题的惟一正确和科学的历史观,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坚实的历史根据。总的说来,它是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的原理在人的作用问题上的运用和体现。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是人民群众的主体———劳动群众创造的,离开劳动群众,人类社会就无法存在。恩格斯指出:“无论不从事生产的社会上层发生什么变化,没有一个生产者阶级,社会就不能生存。”[7](P315)人民群众还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列宁说过,全人类首要的生产力是劳动者。正是广大劳动群众在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过程中不断地改进生产工具,积累生产经验,提高生产技术,使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导致生产方式的演进,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其次,人民群众还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为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物质前提,而且他们的实践活动还是一切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人类社会的一切科学文化成果,归根到底都是人民群众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经验总结,文学艺术也是来源于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没有广大群众所提供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社会精神财富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广大群众的社会实践还是一切科学文化和文学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离开了广大群众的实践活动和生活的需要,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创造性活动就会失去前进的力量。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变革时期表现的特别明显。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但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发展规律,从来都不是自发地实现的,而是通过人民群众的斗争实现的。当某种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桎梏的时候,人民群众就会起来推翻维护旧的生产关系的上层建筑,摧毁各种反动腐朽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势力,实现社会的政治变革,为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前进开辟道路。在世界历史上,从根本上说,是奴隶阶级的起义和斗争,推翻了奴隶制度,实现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是农民阶级的起义和战争,推翻了封建制度,实现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斗争,推翻了资本主义制度和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总之,在社会大革命时期,人民群众以其历史主动精神推动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在阶级社会和有阶级存在社会的历史上,不仅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社会制度的新旧更替,都是通过阶级斗争、人民群众的革命来完成的,就是同一社会形态内历史的发展,也是通过阶级斗争、人民群众的革命来实现的。不仅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是广大奴隶和农民的起义和战争给予落后腐朽的生产关系以沉重打击,多少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就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也是工人群众的斗争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改革,多少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甚至在社会主义社会,也是人民群众的斗争和所进行的改革,打击了腐朽势力,推动了社会前进。总之,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人民群众都是社会革命的主体。一切真正的革命运动,实质上都是人民群众起来摧毁腐朽的社会制度的斗争。
第三,人民群众是英雄人物历史作用的决定力量。英雄人物和杰出人物是时代的产物,即时势造就英雄。所谓时势,就其实质来说,是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及其发展趋势,是整个民族、整个阶级的正义的或进步的行动及其发展趋势。首先,英雄人物的产生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他们的才能的发挥要有一定的舞台;而这些物质基础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这种舞台是由人民群众的斗争和行动提供的。不仅如此,有些英雄人物,就是直接在群众的、阶级的、民族的斗争中,从普通个人直接成长起来的。其次,只有英雄人物和杰出人物的思想和愿望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正确反映了人民群众和先进阶级的要求,他们才能成为真正的英雄人物和杰出人物。如果他们的思想和愿望与社会发展背道而驰,与人民群众和先进阶级的要求背道而驰,那末这些英雄人物就会变成无用之物,甚至变成阻碍历史前进的反动人物。
新中国成立后,在我国露骨地反对群众史观,宣传英雄史观的论调早已销声匿迹了。但近些年来,学术界又出现了变相地反对群众史观的观点,如有的人提出英雄和群众共同创造历史。这种观点貌似全面,好像考虑到了英雄和群众双方在历史创造活动中的作用,实际上是一种折衷主义,背离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根本观点。这种观点把“英雄”和“群众”并列,否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它也不了解人民群众是英雄人物的创造者,不了解人民群众是英雄人物历史作用的决定力量。
二、人民群众作用的历史发展
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问题,是群众史观的一个重要问题,可以说是核心问题之一。概而言之,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在不同的时代它的范围和程度都是不相同的。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作用发展的总趋势,是在历史条件的制约下,作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强度越来越大;但是,这种作用的发展,并不是直线前进的,而是走着一条曲折的道路。
首先,在物质生产领域劳动群众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在阶级社会的初期,劳动群众所受的剥削和压迫最重,在物质生产中没有什么主动性,因而所起的作用也就有限。在奴隶社会,最广大的劳动群众———奴隶,“作为生产的无机条件与其他自然物同属一类”[8](P488),在生产中只是会说话的工具,毫无生产的主动性可言,并且任性地毁坏牲畜和劳动工具。在这种情况下,奴隶们只是被动地为社会创造着物质生活资料的基础。在封建社会,最广大的劳动群众———农民,在生产中有了一定的自由和权利。虽然仍然是小生产,主要的生产资料不属于他们,但他们成了一部分生产工具———主要是小工具的主人,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近代以前几千年的农业生产中工具的改进、技术的提高、品种的改良以及不同地区间品种的传播,主要是这些人的功劳。但这种社会中的生产终归是小生产,总的说来发展缓慢,作为生产力标志的工具几千年来没有质的改变。近代以后,随着机器大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工业无产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劳动群众在物质生产领域的作用极大提高,不但整个社会物质生产发生了质的飞跃,农业生产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由小农业变成了大农业,整个社会的物质财富成百倍的增加。
其次,在阶级斗争中人民群众的作用越来越大。在阶级社会,被剥削被压迫阶级始终都是阶级斗争的主体,但是,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他们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奴隶社会,广大奴隶由于没有人身自由,他们在阶级斗争中的作用受到很大的限制。他们不但在日常的政治斗争中充当贵族和平民斗争舞台的台柱,而且靠他们自己的力量,没有打倒过奴隶主的政权,就是在推翻整个奴隶制度的最后决战中,也是借用了蛮族的外力。而农民阶级不仅从来都是反对封建统治阶级的阶级斗争的主力军,而且在斗争中几次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建立过自己的政权,像明朝末年的大顺政权,清朝后期的太平天国。近代以后,工业无产阶级的产生使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作用更是起了质的飞跃。由于工业无产阶级成为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它不但能够带领广大群众推翻剥削阶级的政治统治,而且能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新社会,最终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标签:马克思主义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