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yangk
2015-10-15
全球化指“跨越地理界线,促进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体系融合的一系列进程”。全球化是经济技术的产物,影响深远,几乎涵盖了世界的各个领域。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对权势话语的抵抗。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因特网的出现“距离的概念不再指领土范畴而是指与网络节点间的联系。以网络为基础的翻译产业具有跨越国界、跨大陆、跨文化和跨语言的特性”(Cronin,2003:45) 。因特网为全球的翻译工作者之间的交流和翻译产业的发展提供的不仅是低成本而且是高效率。经济发展推动了因特网的普及与成功;经济发展背后则是资本主义文化意识形态的崛起。其次经济全球化促使英语成为网络的“官方语言”(official language),其它弱势语言(minority language)则处于边缘化地位。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传承着民族文化和民族特性。“英语全球化”使英美文化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对其他国家语言和文化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再次,尽管全球化带来了便利和优势.但是语言濒临消失的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世界上大约有6000种语言,其中95%的语言被仅占世界人口4% 的人使用.并且每个月将有两种语言消失。英语曾经也是一种弱势语言,但从殖民主义时期英语便取代了多个国家的母语成为这些国家的官方语言。随着殖民主义的瓦解.英语的政治文化渗透也越来越隐蔽。超级大国的文化意识形态通过翻译渗透到弱势文化中去。“世界上70% 的出版物来源于四大语种:英语、法语、俄语和德语。举儿童文学为例,在英国和美国,翻译过来的儿童文学仅仅占3% 。与之相比,芬兰儿童文学中的译本比例是70% ,荷兰是50% ,意大利50% ,德国33.5%。据估计,当前世界上80% 的电子邮件和数据资料是英语的.但世界上有四分之三的人口母语和第二语言却不是英语”(吴文安、朱刚,2007)。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英语的霸权地位使其它语言陷入弱势语言的困境。“弱势语言应认识到, 翻译过程的运作及语言使用者的自我认识和自信对于语言的持续生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Cronin2003:146)。因此,在汉外互译的过程中,翻译策略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翻译策略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第三世界国家文化的兴亡。英美国家的强势文化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弱势文化之间究竟应怎样权衡。一味的归化或一味的异化会不会促成彼此之间恶性的此消彼长,从而影响到弱势文化,使之更加边缘化。
1813年,德国古典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在《论翻译的方法》中提出:翻译的途径“只有两种: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在这里,施氏只是描述了他所说的两种方法,并未授之以什么名称。1995年,美国翻译理论家 Venuti 在其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书中,将第一种方法称作“异化法”( foreignizing method),将第二种方法称作“归化法”(domesticating method,Venuti,1995:20)。
标签:政治外交论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