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将从体育教育中兴趣的培养,体育教育中的能力培养,体育教育中性和气质的培养三个方面阐述学生个性心理品质。
论文摘要: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个性心理品质,是二十一世纪中国繁荣发展的基本保证之一,也是体育教育任务的需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已成为体育教育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课题,而且必将对今后体育教学的展开产生深刻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体育教育;心理品质;个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已成为一项不容忽视的教育任务。个性心理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内容,它包括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因此,也必然渗透在体育教育之中。
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个性心理品质,首先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繁荣发展的基本保证之一,由于遗传因素与社会影响,每个学生有着不同个性心理特征,他们的心理倾向,如:动机、兴趣、理想、能力以及世界观等各不相同,在体育教育中利用这些作动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必然有助于学生智力、体力、能力的健康的发展,成为国家中坚的高层次人才。其次是体育教育任务的需要。体育教育的任务是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人体活动能力,培养思想道德品质,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体育的认识态度与行为也不相同,这就需要根据其个性心理特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体育态度,掌握正确的体育知识技能,养成良好锻炼习惯,促进体质增强,完成体育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应从兴趣、能力、性格和气质等方面入手。
一、体育教育中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个人对客体的选择态度,这种态度导致积极探究某种事物,获得某种知识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倾向。在体育方面就是欲求掌握体育知识技能,进行体育锻炼,促进身体健康,获得心理满足的意向,是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一种比较强烈的动力。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活动中培养起来的。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只有在体育活动中培养,所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是体育教育过程中首先要重视的教育环节。
(一)由直接性到间接性
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开始往往被活动中的某些现象所吸引,处于兴趣的萌发状态是直接的,随着知识技能学习的深入,学习主动性增强,逐渐认识到体育活动的意义及其对自身的效果和社会价值,此时由直接兴趣转为较高层次的间接兴趣。
(二)由易性变到稳定性
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处于萌发状态时,由于缺乏自己的理想,信念联系,所以容易改变,这样的兴趣是没有积极意义的。在体育教育中教师要使兴趣真正成为学生积极活动的推动力,驱使学生自觉的积极的学习,克服各种困难,以达到目的,这就是兴趣的稳定.
(三)由可塑性到可控性
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受后天影响形成的,因此它可以通过一定的教育加以改变,这就是体育兴趣的可塑性,体育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教师有目的和方法地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引导和控制在体育所期望的目标内。
那么兴趣的性质又是什么?是教育手段?还是目的?兴趣在某种情况下的确有一定的目的性,有时人们为了满足某种兴趣要求而参加体育活动,但这是相对的,从教育的角度看,兴趣只是用来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这是绝对的。人的心里动力结构是: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这是一个系统发展过程,兴趣处在系统的较底层次,如果把兴趣当作体育教育的目的,那就会妨碍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也会限制恶劣个性心理的充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