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心理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

2013-01-16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浅谈心理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

心理学认为“非智力因素虽不直接介入学习的认知的活动,但它形成了个体意识倾向性中的学习态度,积极的个性品质不仅能激励、驱策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而且能促进和推动智力的充分发挥,而消极的个性品质则会阻碍、干扰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注重学生良好素质的培养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要使思想品德课真正走进学生心灵,必须让心理教育成为初中政治课教育的重要内容,并通过心理教育使政治教学充满生和活力。

一、关注学生思想,关注学生内心的价值冲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思想品德课有着与其他各门学科不同的特点,它不仅给学生提供认识事物的工具和方法,更重要的是铸造学生的灵魂,作为老师,不能只考虑完成教学任务,而把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心理感受等放在一边不予理睬,只有真正把准学生的思想脉搏,联系发生在学生身边或学生亲身经历过的事情,让思想品德课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增加学生对知识的认同感,并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学生内心的价值冲突,才能真正与学生心灵交往,真情互动。基于这一点认识,政治课教师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第一,要到学生中去。学生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他们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他们有哪些烦恼、哪些需要?了解这些是政治老师进行的第一步。不下海,不知海的深浅;不登山,不知山的高远;不深入到学生中间,就不知道学生的真实情况。有些教师常埋怨现在的学生不懂事,不理解老师的“苦心”。其实,这是因为老师本身与学生接触太少的缘故。你离学生一尺,学生可能会“敬”你一丈。因此,教师只要有可能,就要尽量多地到学生中间去,去参加他们的闲谈,参加他们的联欢,甚至不要放过擦肩而过的机会。除了上课与他们进行交流外,在课间也经常了解询问他们的情况,师生关系融洽了,同学就会乐意与你交流。一些同学问我:“老师,未成年人到底有没有隐私权,我妈妈说未成年人没有隐私权?”“老师,假如老师私自扣留学生信件,甚至拆开当众阅读,对不对?”由此展开的师生讨论,既是政治教学,又是真诚交流。

第二,要和学生平等相待。能经常到学生中去,固然可贵,但是,如果老师在学生面前始终摆出一种高人一等的架势,或装出不苟言笑的样子,那么,即使天天往学生中间跑,也未必是真正的“深入”学生。初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大,“成人”意识愈来愈强烈,内心深处潜藏着要求被尊重、信任和理解的愿望,他们渴求像成人一样了解社会,希望别人给他们应有的“成人”地位,因此作为教师而言,必须要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

二、把握学生心理需要,充实教育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的教育脱离学生思想实际,不符合认知发展的规律。一方面是思想教育成人化,形势,政策的宣传过深过难,且经常处于变动之中。另一方面是离开社会现实生活,抽象空洞地灌输社会主义道德理想,与复杂的社会现象造成很大的反差,难以使学生信服、接受,难以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基于以上的原因,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实践中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使我们的教学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调整充实教学内容,努力展现政治课的“科学魅力”。中学思想品德课是一种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道德教育活动和社会认知活动,作为“课”,就必须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以文载道,以文传道,通过教学活动给学生一些实实在在的知识,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只有使自己享受到政治课知识的力量,科学的美感,才能唤起学生愉快的情感,培养学生科学的精神,引起学生创造的欲望。正如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所说:各学科“无不于智育作用中,含有美育之元素”,如果此,“则学者自感无穷之兴趣”。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依据教纲教材,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实施规定的教育目标,又要解放思想、拓宽思路,从社会发展实际和学生成长实际出发,大胆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如针对目前学生中出现的偏早、偏多的恋爱这些学生比较敏感的问题,在初一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可以正确引导,青少年时期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而不能因此耽误了学业、耽误了前途。如针对目前“下岗工人多”与“社会主义优越性”问题,要让学生明白以前是计划经济,吃的大锅饭,现在是市场经济竞争激烈,假如说没有本事就没有饭吃,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劲头。

第二,变换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目前政治课教学形式大多是讲授法,教师讲,学生听和记,至多穿插一些提问。这种教学形式容易组织和操作,但往往缺乏生机和活力,置学生于被教育客体地位,不易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因此想方设法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对政治课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必须从学生出发,根据教学内容不断变换教学形式,以生动活泼的课堂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当然,教学形式必须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年级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如初一年级,可以搞一些小品、游戏等教学活动,小品、游戏是模拟性的实践活动,一些学生担任某个角色,表现某个事件,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理解教学内容,悟出道理。再如初二、初三,可以围绕某些主题组织学生辩论、参观访问、社会调查,这些形式都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激发他们对教学活动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