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采用心理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学校教育的课程目标也有了改变,提出了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发展,体现了学生个人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新课程中提出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会自我锻炼,学会自主学习。《新课程标准》已明显指出,就是指学生要以学校课内学习为主,同时强化学生的选择性学习的机会和空间,逐步养成“自主锻炼”的习惯。
一、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心理学的原理
1、动机的原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参加体育活动积极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进行这项活动的动机,而动机又是由需要引起的,因而在教学中要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身体发展的需要、娱乐的需要、情感的需要,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强烈欲望。体育教师要通过理论引导与教学熏陶,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兴趣,这是上好体育与健康课的重要心理前提。
2、注意的规律
心理学根据注意有无目的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将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注意在体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注意力集中,对动作的领悟才会深刻,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腰善于运用注意规律,组织学生注意,提高教学效果。
3、“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指的是第一印象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良好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和今后的教学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实践表明,体育教师在学生中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学生往往会从心理和情感上产生一种认同感,表现在体育教学中尊敬教师,听从指挥,积极参与等。因此教师应当发挥“首因效应”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师的可接受度,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4、“暗示效应”
在体育教学中暗示效应是指教师运用间接方式如语言 手势 表情等向学生传递各种信息,对其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并产生与教师的意志相符的行动。暗示有积极的和消极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天生就有喜爱受赞美和尊重的愿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多进行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产生学有所得的心理,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练习的积极性。
二、如何运用心理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发展学生的个性
体育教学应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完成“要我学”到“我要学”,完成“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过多束缚学生,应让学生按照自己对技术的理解去活动,并让学生在自我锻炼中提高。当然,教师对学生也不能完全地放任自流,而应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动作及时加以纠正,使学生正确、有效地掌握体育技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