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意义与方法应用

2013-01-16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意义与方法应用

应用心理学专业是一个应用特色明显、实践性要求突出的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 决定了实践能力在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素质培养中的核心地位。然而, 怎样切实有效地推进, 建立可操作的运行机制,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心理学课题。

一、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1. 专业实践能力是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

教育部关于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 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能在教育、工程设计部门、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 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心理学人才,特别是心理教育与咨询、心理治疗、心理测评、人事管理、人力资源测评与开发方面的专门人才,使其将来能够胜任心理咨询、治疗、测评等工作。因此,坚实的专业实践能力是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

2. 专业实践能力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就业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应用心理学作为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其发展目标必须把社会需求及其对人才的要求放在首位,以满足社会发展、学校教育和市场经济对心理学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要为最高办学理念。目前,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普遍希望加强心理学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应用技能培养。然而,很多毕业生踏入社会求职与就业时,感到重要而缺乏的正是相关的专业技能。调查表明,由于不能适应社会需要,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需求,缺乏必要的专业实践能力困扰着毕业生,极大地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与发展。目前全国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的院校大约有90多所,随着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多,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加强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当代日趋激烈的人才市场就业竞争中, 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意义极其深远。

3.重视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心理学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向

重视和加强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需求和高校专业改革的基本趋向。在高等院校中,培养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是传统高等教育向现代高等教育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学校专业建设的重要任务。传统的心理学教学,课程设置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的现状; 教学方法单一,单纯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占有主要地位。由于专业的课程设置偏重基础理论,忽视应用技能,学生学到的东西不能适应实际需要,导致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不会 应用,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当前心理学专业教学改革把注重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作为基本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向。

二、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构成

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实践能力的构成是有差别的。根据社会需要及资源优势,我们把专业方向目标主要定位在面向医院和学校, 培养具有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方面的应用型人才。为了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我们将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分为三块:

1. 基础能力

主要包括:英语水平方面能借助工具书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要求学生通过国家四级考试;计算机要达到国家二级水平,具备计算机操作技能,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普通话要达到二级乙等以上水平;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技能。

2. 专业能力

主要包括:心理咨询与治疗技能,侧重于对服务对象心理的补救;心理课程及教育技能,侧重于对服务对象心理的 发展;心理测评及应用技能,侧重于对服务对象心理的准确了解;心理实验设计与操作技能,侧重于发展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技能。

3. 综合能力

主要包括:综合心理技术,要求学生掌握人员心理素质测评技术、群体社会心理测查技术等;综合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论, 要求学生掌握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自行选题、取样、设计、实施实验,进行数据统计和独立撰写实验报告, 还要具备良好的科学研究素养和科学精神, 具有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