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中学生数学厌学心理与疏导方法分析

2013-01-15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中学生数学厌学心理与疏导方法分析

数学是一门很严谨的学科, 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智力水平, 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旦掉队, 便难以赶上。长期以来, 总有一些学生成绩较差, 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 但自卑和学习方法不当是学不好数学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学生, 他们都是被重点中学、私立学校、英才班、直通班招收后剩下的。他们总觉得自己比别人笨,思维能力差, 渐渐对学好数学丧失信心, 产生厌学心理。这种心理不仅对学习数学形成严重障碍, 同时也影响了其它学科的学习。

1 对数学厌学的主要表现

上课不听讲由于从数到用字母表示数, 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 加上几何严谨的逻辑思维, 不易领会或弄懂。最初是想听听不进, 继而是注意力无法集中, 容易走神, 看课外书籍, 做小动作, 或毫无目标地乱涂乱画。怕被教师提问上课时不敢正视老师的目光, 每当老师提出问题时, 显得非常紧张, 把头埋得很低, 惧怕老师提问, 不敢回答任何问题, 害怕答错受到老师责备或同学哄笑。

不做作业或抄袭作业有一部分学生往往借故笔坏了或笔忘在家里, 不做作业。即使做作业, 也要照抄别人的。更有甚者, 由于不相信自己, 有时竟将自己的正确答案改成别人的错误答案。猜忌心理特别强对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 以及老师与学生的谈话, 都怀疑是针对自己的。感到抬不起头, 甚至一直记恨在心里。又不愿找同学或老师交换意见, 久而久之, 产生敌对情绪, 影响学习。

自暴自弃认为反正学不懂, 不如好好要几年, 今后出去打工或学技术或当兵。

消极对待考试考试中用不了几分钟, 便胡乱地把选择题做完, 或在考试中相互传递答案, 考试作弊。

2 产生的原因

小学数学基础太差升入中学后未能及时地适应新的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初中数学建立在小学数学基础之上的, 试想, 算术的运算尚未过关, 怎能学好有理数的运算呢? 又怎么能学好用字母表示数进行式的运算呢?

青春期的影响身体正在发育, 必然在心理、性格各方面都会发生变化, 产生情绪波动, 学生把自己封闭起来,产生一种自我保护意识, 害怕别人窥探心中的秘密, 遇到做不来的题目既不问老师, 又不问同学。久而久之, 知识缺漏越来越多, 影响了继续学习。

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一些学生认为自己比别人笨, 初中数学又比小学数学难学得多, 心理压力较大。特别是一些女同学, 小学数学成绩相当好, 她们听说女生到了初中成绩要下降, 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结果数学成绩果然越来越差, 这正是人们的认识偏差误导了她们, 产生了消极的自我暗示。还有部分老师经常当着学生的面说数学如何难学, 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由此产生消极后果。

挫折的影响青少年的心理能力脆弱, 一次小的挫折, 某一次回答问题错误, 某一次举手老师没有抽他回答问题, 某一次小测验的失败, 都可能造成其心理上的不平衡, 产生自卑心理, 自暴自弃。

农村中学的办学条件不如城区中学必需的硬件设施不完备, 加上经济基础差, 大部分学生连必需的学习用具都没有买。例如书中要求用计算器来代替查表, 而一个班的学生买计算器的只有七、八个人。家长也认为子女基础差, 自己文化程度低, 又不能辅导, 对子女失去信心。学期或学年的检测题偏难由于数学题灵活性较大,推理严谨, 往往因为一个小数点, 一个符号错误, 便全部错误。不像其它学科前半部分错了, 后半部分做正确仍然给分, 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所有的学生都用一个标准去评价, 只注重共性而忽视了个性。

3 疏导方法

针对学生的厌学心理, 教师应作十分细致的调查和深入的了解, 找出不同的病因, 通过多种途径, 及时地进行疏导。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自我, 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并注意保护其自尊心、自信心, 教育他们扬长避短,强化竞争意识, 以勤补拙, 提高在各种压力下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还要介绍学好数学的方法和经验, 取得家长的配合, 因人而异, 对症下药。

根据大纲和新课程标准, 面向大多数学生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探究数学知识, 揭示数学规律的积极性。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让数学课变得生动直观, 产生互动效果,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动手、动脑、探究新知识的能力。注意循序渐进, 扎扎实实, 打好基础。

培养兴趣, 亲切鼓励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以最富有吸引力的手段, 调动全部情感, 选择最佳情境传授数学知识。笔者在教学中, 一是竭力使每一部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或社会实际联系起来, 还数学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本来面目, 使枯燥的数字游戏变得生动起来, 提高学生接受数学、爱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消除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神秘感, 激励学生勤学好问,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对老师有一种亲近感、信赖感和共鸣感。

分层要求, 各有所得由于学生情况不同, 在每个班级里, 差异总是存在的。教师应力求做到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并逐步缩小他们之间的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每一单元乃至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时掌握好恰当的要求, 而不使学生觉得偏难或偏易。试行作业分档制度。无论是课内练习, 还是课外作业或单元测验, 一般都分两三个档次: 基本题约占六分之三, 一般题占六分之二;选做题约占六分之一, 后者只要求少数学生完成, 做对的均给予鼓励。这样, 每次作业或练习, 好中差生都有收获,所以全体学生都满意, 且大大减少了抄袭作业的现象。抓优补差, 同时并举从初一开始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 就应当注意抓优补差。抓两头, 带中间, 而且重点要抓差的一头。对他们不断鼓励, 逐渐消除其自卑感, 使之树立起信心, 逐步赶上一般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