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贫困女大学生心理问题与辅导方法

2013-01-15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贫困女大学生心理问题与辅导方法

据报载,2003年年底, 我国高校在校生已达到1600万人, 贫困家庭学生约占20%,特困生比例约为8%。其中贫困女大学生由于其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客观条件方面的因素, 面对沉重的生存压力和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 她们内心的各种冲突、矛盾和失衡较之于男性而言, 会更为复杂、强烈和隐蔽, 所遇到的困难和可能产生的心理困惑也更多。

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特征通过大学校园这一特定环境而凸显, 具体表现在;

1、强烈的自我意识与巨大的心理落差所产生的自卑感。同其他女大学生一样, 在集体活动或与人交往中, 贫困女大学生也十分关注自我形象, 注重自我评价。学习上她们不甘落后, 希望通过优秀的学习成绩来达到自我完善< 生活上开始注重个性的张扬和自我体现< 活动中注意用群体规范和社会准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交往中特别注重来自外界对自己的评价。贫困女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和加强对于个体的成熟和发展以及顺利地完成社会化过程, 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这种心理特征往往也会给她们带来强烈的内心冲突。由于长期在贫困状态下求学, 与那些家庭生活比较富裕的学生相比, 她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有所不同。特别是从中学到大学, 衡量评价学生的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大学更看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贫困女大学生特别是来自边远、经济落后地区的学生, 有的除了学习之外, 在知识面、交往能力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巨大的反差, 会使贫困女大学生产生沉重的自卑感。

2、贫富差距的扩大和消费水平悬殊所产生的不公平感。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贫富之间的差距逐步拉大, 同一屋檐下的同龄人消费水平悬殊,这无疑对于过去一直在小圈子里埋头学习考试的贫困女大学生是一个极大的心理冲击。如果不能以豁达和坦然的心态看待同学之间物质生活条件的差距, 并唤起自强自立的精神。 如果将这种困窘生活所带来的诸如交往中的尴尬视为对自尊的严重损害,就会引发情绪的沮丧与强烈的不公平感。这种心态如不加以调整与矫正, 就可能发展为心理上的自我封闭, 选择逃避生活和放弃自己的做法, 这就很可能造成人格发展的严重扭曲, 特别是当遇上挫折时, 容易选择极端行为, 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3、较高的心理期待与学习压力所产生的焦虑感。国内的许多研究表明, 女性比男性存在更高的焦虑倾向。而多数贫困女大学生在中学时一般学习成绩比较优异, 受到老师、家长的宠爱与呵护, 在班级中处于相对优越的地位, 形成要强好胜的心理, 这就使她们很难面对失败的阴影。进人大学后, 当她们面对学习竞争中的巨大压力, 面对情感失落, 面对相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时, 便会产生焦虑不安和恐惧, 而且这种不良心理持续的时间比男性要长。特别是在考试、就业等压力大、预期不明朗的情况下, 更会增强焦虑反应。另外,贫困女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 在物质生活方面往往比其他女性更艰难, 因而她们对未来有更多和更高的期待, 她们中的一些人给自己制定了很高的目标, 希望通过发奋成材来彻底改变自己和家庭的贫困境遇和现实命运。然而, 在现实生活中, 一方面因其期望值过高或确立的目标不切实际, 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心理压力,一方面, 许多现实问题难以通过她们自身的努力和拼搏得到解决。这就使她们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焦虑的状态, 使学习压力更大。

4、人际交往障碍导致难以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所产生的挫败感。表现为交往圈子窄, 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 常常陷人孤独、逃避、自我心理设防。特别是贫困女大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自卑, 但作为一个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个体她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由于这种心理的矛盾性, 使贫困女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和群体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 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她们有融人群体的强烈愿望, 渴望得到别人的接纳和认可, 但又往往因为心理的矛盾性而容易引发与同学的矛盾和冲突。她们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 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帮助。因此对涉及自己的事情非常敏感, 容易出现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 常常让周围的同学感到难以与之相处。在与他人的相处中更容易因虚荣心作怪而产生嫉妒心理、自卑心理等不良心理反应, 引发人际冲突使人际关系受到伤害。在一些贫困女大学生看来, 别人已经知道了自己在经济上的劣势, 于是极力地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久而久之, 很容易使自己陷人孤独的境地。

5、较低的成就动机和较重的依赖心理所产生的无助感。研究表明, 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受性别影响; 男生注重成功, 较少害怕失败< 女生则害怕失败, 较少追求成功, 成就动机低于男生。对于贫困女大学生来说, 当然大多数具有远大志向、强烈事业心和较高期望值, 但仍然有少数的贫困女大学生把上大学作为人生奋斗的顶峰, 而一旦进人大学后会出现目标失落和目标模糊的问题。特别是由于家庭困难的现实, 使一些人在个人发展上更多的考虑如何尽快脱贫, 因而缺乏新的前进的目标, 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进取意识日趋淡薄。她们在考虑未来时,很少想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成就事业, 而是追求嫁个好丈夫、有个好家庭, 甚至极个别的不惜以“ 傍大款” 来解决困难, 以便寻求解脱自己。

贫困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不是偶然的。从客观上来看,

1、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社会变革、科技进步, 正在转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这为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发展空间。特别是党和政府把培养女性人才作为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 更为女大学生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 我国毕竟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的国家, 有着以男性文化为中心的社会环境和土壤, 歧视女性、重男轻女的落后观念并没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彻底消除。这种观念虽然不再在社会语言和法律上表现出来,但它将会以潜意识的方式长期存在于一些人的思想中, 并会以种种方式表现出来。

2、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目前我国的教育从学前教育一直到大学教育, 长期以来以应试教育为主, 过于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 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不够, 成绩几乎成了衡量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惟一标准。特别是近年来, 城乡的教育差距在加大, 为了跳出农门, 一些农村学校的学生只关心学习成绩。而且受制于经济条件, 一些农村中小学根本不可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使学生的个性缺乏充分发展, 除了学习能力之外, 其他方面的能力较弱。而在大学里评价学生的标准是多元的, 很多来自偏远农村的学生进人大学后就感觉自己各方面都很差, 对于贫困女大学生感受会更强烈, 因而逐渐变得自卑、敏感、脆弱、封闭。在大学校园里出现的犯罪、自杀等现象所折射出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值得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