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社会文化取向的人格思想及其对人格教育启示

2013-01-15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社会文化取向的人格思想及其对人格教育启示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特质的综合体, 而这些稳定的特质会在不同情境、不同时间影响人的行为模式 。人格的社会文化取向 ( Social cultural per-spective) 强调个体所处的社会文化、亚文化环境及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对人格和行为的决定性作用。其基本假设是文化不应只看作是影响人格形成过程的因素之一, 人格本身就是社会文化的产物。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考察个人行为模式与所处的文化背景的关系 。社会文化取向人格思想将人格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中, 从动态的角度理解人格问题, 将人重新放回其生活的环境中, 使人更加真实, 随着其研究的不断深入, 必将对人格理论产生更深远的影响。社会文化取向的人格思想无疑会对现代人格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1.社会文化取向人格思想

1.1 人格的文化决定论

1.1.1 人类文化学派观点

人格的文化决定论人类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文化人类学之父博厄斯和他的学生米德、本尼迪克特和萨丕尔等人。博厄斯认为, 决定人类行为习惯的不是遗传因素, 而是文化因素, 强调“通过对文化决定人格的研究, 可以解释不同的社会行为模式, 使文化与社会行为真正结合起来” 。米德、本尼迪克特和萨丕尔则将心理学中精神分析理论的观念引入人类学领域进行研究,全面阐述了文化塑造人格的思想。概括而言, 这一学派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 不同的文化塑造不同的人格。人类之所以有各种不同的行为模式, 是由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决定的。文化给个人提供了生活的素材,个人正是被局限在这种素材中发展。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 形成了符合自己文化特点的人格特征。其次, 童年期的教养方式和社会环境对人格形成起决定性的作用。他们认为: “人类本质确有使人难以置信的适应性, 他们对于不同的文化可以精确恰当地分别做出反应, 所以不同文化中个体间的差异也和同一文化中的个体之间的差异一样, 几乎无例外地受各种条件的影响, 尤其是童年的早期经历 而各种条件又是受文化所决定”。博厄斯和米德、本尼迪克特和萨丕尔的研究与文化决定论直接推动了精神分析的发展,新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就在他们的影响下形成的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观点。

1.1.2 随后的新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

霍妮、沙利文和弗罗姆则从米德, 本尼迪克特等人的研究中得到启发, 看到与文化多样性相对应的心理和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反对弗洛伊德的本能论和泛性论, 主张文化决定论, 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发展和神经症致病的作用。霍妮创立的神经症人格理论, 重视个体的外在社会环境因素, 强调后天的社会经验, 尤其是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她认为神经症的根源要从社会文化中去寻找, 并确信神经症源于儿童与父母的相互关系 。沙利文主张把人格放在人际关系中去研究, 认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他把社会环境、文化这些重要的变量纳入了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群中 。弗罗姆则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结合起来, 从大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提出社会性格理论。不但从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即从人的同化角度揭示出人的社会性格类型, 还从人的相互关系中即从人的社会化角度阐释了人的社会性格特质。

综上对文化决定人格论的论述, 文化决定人格论试图弥补文化人类学和心理学研究的不足, 把文化与人格结合起来。因为那时的文化人类学注重对文化制度的研究, 忽视了文化主体的研究。而心理学只注重个体的研究, 忽略了文化背景的作用。但文化决定人格论单纯强调文化对人格的塑造作用,把人格认定为文化的产物, 认为人格是被动地由文化塑造的。这一观点很显然是不全面的。

1.2 文化与人格交互作用论

文化与人格的交互作用论是由美国的文化人类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林顿、卡丁纳和杜宝娅等人在批判和继承人格文化决定论基础上提出的。他们意识到社会文化决定论单纯强调文化对人格的塑造作用、文化与人格的关系是因与果的决定关系等简单地把文化与人格割裂开来的弊端, 试图进一步探讨文化与人格的相互作用, 具体说明文化如何决定占主导的、具有典型性的人格类型或人格结构, 以及这种基本的人格类型又是如何影响文化结构的。林顿、卡丁纳等人从决定个体童年早期经验的养育方式入手, 分析个体对文化的影响, 通过个体形成的基本人格类型或基本人格结构分析文化对个体、对人格的影响。强调指出, 在一个民族或一个群体中, 由于受共同文化的孕育, 每个人的性格中都有全体成员共有的部分。这一共同性就是该民族或群体的“基本人格”或“众趋人

格”, 也就是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点。林顿和卡丁纳等人认为, 童年期的经验对人格有着持久的作用, 且具有相同经验的个体倾向于发展相同的人格。进而提出了著名的“基本人格类型说”, 即“一个社会(或文化)中的每个成员在人格方面所共同具有的元素”。并提出了与“基本人格类型”相关的“制度问题”, 即“在一定的社会中得到传递、认可, 一旦违反或越轨就将给个人和集团造成障碍的思考和行为的模式” 。林顿、卡丁纳和杜宝娅的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论强调了文化因素特别是社会的初级制度对人格形成的决定作用, 对弗洛伊德的本能论进行了重要的修正, 也避免了博厄斯等人过于简化的文化对人格的单一决定论。其理论为社会文化取向的人格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和研究的新途径, 开辟了对不同文化群体人格差异的跨文化新领域。

1.3 变化补足理论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后, 心理学的研究呈现出一种新的文化转向, 用文化研究范式取代了以往的“经验—理性”范式。文化对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为文化与人格的研究注入了生机。在理论方面, 这一时期的学者突破了基本人格理论, 指出早期学者的同样的社会化方式所产生的人格构成是划一的假定的谬误, 提出了新的理论, 即变化补足理论。1961 年, A.华莱士出版了 《文化与人格》 一书, 针对前期研究中的两种理论, 把社会化过程看作是纯粹的复制过程, 提出了变化补足理论的新观点。变化补足理论认为,社会化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世代之间的复制, 使个人全部承袭上一代的传统, 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极为复杂, 而且个人的差异非常大, 这些背景不同的人生活在一起, 他们的行为可以表现相当一致, 但其心理却千差万别, 因为社会成员的行为和动机之间是有差距的。这就是说,在一定社会中, 人与人之间没必要一定要有相同的动机或了解彼此间的动机, 重要的是每一个人的社会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见的。由于行为的可预见性, 社群的生活才有可能 。所以, 从这一意义来说, 社会的功能是补足性的, 而不是一致性的。这种新的理论为当时的社会文化取向人格思想注入了新的活力。

2.社会文化取向的人格思想对人格教育的启示

社会文化取向的人格思想强调社会文化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引领我们从文化的视角来审视人格教育, 对教育的发展进行反思因此社会文化取向的人格思想无疑会对现代人格教育具有借鉴意义。笔者认为应从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个文化层面来探讨人格教育的注意问题。

2.1 社会文化环境的控制与优化

2.1.1 充分张扬社会主流文化, 提升有中国特色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社会主流文化是特定历史时期, 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作为社会统治思想的文化主流文化对青少年的人格塑造具有主导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应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充分倡导表达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理想。通过文化创新, 探寻有别于传统的“灌输式或“说教式”的更有效的文化传承方式。着力提升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力.用社会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理想去影响、塑造青少年的人格。

2.1.2 传承优秀文化传统, 吸收外来文化的营养, 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