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中国人人际交往中“ 忠恕” 之道的心理学分析

2013-01-10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中国人人际交往中“ 忠恕” 之道的心理学分析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千百年来,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影响深远,中国人特有的处世之道就是一个突出的体现。儒家的人际关系理论不仅是先哲们经验的积累。还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规律,对当代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中国人人际交往中的“忠恕”之道。

一、“忠恕”之道的含义

“忠恕”之道是孔子“仁”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孔子力倡的处世原则。孔子用“忠恕”解释“仁”,认为“仁”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论语·里仁》中有记:“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朱熹注:“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而已矣者,竭尽而无遗之辞也。”(《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 “忠”与“恕”高度概括了儒家人际关系意识的两个侧面:“尽己”与“推己”。“忠”是主体的自我要求。指诚恳、积极地为他人,以自身道德的完善为目的。“恕”是主体对待客体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这不仅是宽容、厚道的处世态度。而且是调整和平衡人际关系的策略。“忠恕”之道反映了“己”与“人”的互动结构,有利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沟通和信任的关系,使人际关系真正进入一种和谐状态。

二、“忠”的心理学意义

“忠”是积极主动的助人。忠字从中从心,即所谓“内尽于心也”(《礼记·礼器·中庸·疏》) 。

首先。从群体内部人际交往规律来看,忠”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对等律。如果从一个动态的角度来考察人际交往。就会发现人们之间的喜欢往往是相互的。也就是说,我们喜欢的是那些喜欢我们的人。对他人的喜欢正是对于他人喜欢自己的报答。[如果能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与人为善,对他人投入积极的感情,那么会得到他人相应的回报,与他人形成良好的积极的人际关系。“忠”之道正是这一规律在中国人人际交往中的应用,它体现在中国文化特有的“施报观”中。中国人看重“施”与“报”。民谚中有大量与施报有关的词语,例如。投之以桃李,报之以琼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等。这种“有施必有报”的观念是中国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础。中国人相信行为的交互性和因果关系。当中国人做出“施”的举动时,一般会预期对方会有所“反应”或“回报”。

其次,从人际交往的动机来看,“忠”体现了一种利他主义,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保持往来,建立联系、获取伴侣和友谊的需要,都有与他人保持相处和与群体保持某种关系的愿望,即亲合动机。正是这种亲合动机促使人与人接触、来往、相处和保持一定的关系。在人际交往中,利他主义历来是道德哲学的中心议题。法国哲学家、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认为,人

类既有利己的动机,也有利他的动机。人类的道德就是用利他的情感来控制利己的、自私的本能。即用利他主义来约束利己主义。与此观点相同,中国古代理学家二程认为,“忠者天理”(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一)。他们以天理为至善,以人欲为恶之渊薮,倡导“存天理,灭人欲”,用“忠”来克服己欲。“忠”之道要求积极主动地为他人着想。“舍小我为大我”“克己服礼”等等。都是“忠”的表现。在这些观念中还蕴藏着集体主义的思想,“忠”可说是当代中国集体主义的思想根源。在“忠”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乐于助人,抱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观点:善于处理复杂广泛的人际关系网;凡事讲“人情”。重情不重理,这与西方人在人际交往中重理不重情有很大区别。

第三,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过程来看,“忠”体现了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条件——诚信。在中国文化中“忠”与“信”不可分,“忠”常表现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真诚与信任。中国人一直以来都讲究诚信,把诚信看作人际交往的首要原则。认为与人交往诚实不欺、讲信誉、信守承诺、真诚相待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最基本要。在中国古代的“五伦”之中,“信”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吾日三省吾身”的一项内容。儒家经典对“信”做了大量的论述,例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

政》) 一句强调了“信”的重要;“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论语·卫灵公》)的论断则将“信”的作用推倒了极至。“信”在中国人人际交往的实际运用中有着特别的体现:其一是守信,“言必信,行必果”,说到做到,不作妄语;其二是信任,对自己看准了的人和事,敢于相信,“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其三是不轻诺,如果轻率许诺,结果不能兑现,就会失信于人,故“诺而寡信宁无诺”;其四是以诚待人,“人亦诚而应”。

三、“恕”的心理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