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心理学理论视角的网络去个性化分析

2013-01-10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关于心理学理论视角的网络去个性化分析

19世纪末2O世纪初,心理学研究呈现出跨学科的研究氛围,社会学的一些研究成果被心理学家所借鉴,尤其是在人格形成的过程中,人们开始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的影响。个体在特殊情境中人格出现去个性化现象得到心理学家的共识,在心理学重要的理论流派中都有相应论述,如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认为,个人处在集团心理下,他们在情感、思维以及行动上会采取一种与他们各自孤身独处时截然不同的方式;新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弗洛姆认为,人在社会化的进程中,为了克服孤独感和不安,有追求安全和依从的需要,人格趋向大众化不再个性化;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在阐述原始生命力时认为,原始生命力有非人格化状态,个人把自己消融在人群中,一切落寞感、孤独感都会烟消云散,还能由公众为我们承担了个人责任,能够给人提供安全感。

(一)弗洛姆的逃避自由与网络去个性化

弗洛姆是新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重要代表,他的人格理论重视人的社会化过程,认为特定的时代、特定的文化造就特殊人格特征的人。也就是“人是社会的人,在一定的文化中与文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人”,而人的社会化的后果容易使人产生孤独感。[中国心理学家网]

他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人的社会化过程带来孤独感的影响。弗洛姆通过思考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社会化也越来越高,看似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但处理不好的话,有些个体反而不能适应高度社会化给他带来的充分自由,社会性变得元所适从,空虚,恐惧,害怕承担由于个人的自由带来相应的责任。追寻积极自由,可以实现自我超越,充分个性化;逃避自由,就会使个体个性湮埋在大众的共性中,表面上获得了暂时的安全和依从,但实际上离自己真实的自我越来越远,最终会体验到更多的无意义、压抑的感觉,社会的文化进程也会停滞。这是弗洛姆考察了人类历史得出的结论,反映了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动荡社会的人的心理状况。弗洛姆的理论在2O世纪40年代就已提出,当时是为了论述20世纪3O年代资本主义德国的许多民众拥护纳粹主义的心理根源。现在看来,弗洛姆的理论仍有一定的现实启示意义。

现如今,网络越来越普及,网络带给人们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在悄悄影响着一些网民的心理,甚至影响到青少年儿童正常人格的形成。在网络情境下个体有充分的言论自由和大量的交友机会,但也会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一种比较好的结果是,个体可以利用互联网自由、信息畅通、匿名等特性,克服在日常生活中内向、害羞、胆小的特质,尽情地在网上展示自我。这可以看成追求积极自由的体现,使自己成为独立的与自己相统一的个体,充分地个性化;而另一种非常不好的结果是,一些个体不能很好地利用网络自由,反而在网络中迷失自我,失去了自己独特的个性、是非的判断能力,具体表现为网络空虚感与日俱增,一方面觉得网络空虚,另一方面又离不开网络。还有一些表现为自我控制水平下降,自我评价能力降低,羞辱感淡化,沉迷游戏,自攻击、漫骂、违规行为增加等。对于网络产生两种后果的原因,从弗洛姆那里能找到合理的解释。个体不管在网上做什么,那是其自由,个体在网络虚拟世界拥有大量自由的同时,反而却无所适从。这种现象可以明显促进个人自助观念的建立,但却使现实中人与人的关系日益减少。

(二)罗洛梅的原始生命力与网络去个性化

罗洛梅虽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但他的理论中了吸收弗洛姆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的思想。与弗洛姆一样,他也认同自由对健康人格的重要性,病态人格会放弃自由选择的权利,把这种权利交给他人和社会,从而导致人格丧失。个人的独特潜能得不到发挥的非真实的存在状态,逐渐产生空虚、自我疏远、生活毫无价值和无意义等痛苦情绪体验。精神分析出身的罗洛梅,接受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思想和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的理论,认为“无意识对人格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传统文化等集体无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人的价值系统”。罗洛梅在阐述无意识时用的是原始生命力,他在《爱与意志》提出:“原始生命力是能够使个人完全置于其力量控制之下的自然功能。性与爱、愤怒与激昂、对强力的渴望等便是主要的例证”。他认为,原始生命力有非人格化状态,个人把自己消融在人群中,一切落寞感、孤独感都会烟消云散,还能由公众为我们承担个人责任,能够给人提供安全感。这种人格消融随波逐流的行为,往往有一种消融个体意识的兴奋感产生,缓解了人们的紧张情绪。但同时也使原始生命力以非人格状态分散,不利于将它整合到人格之中。

可以看出,原始生命力就像荣格的原型一样,对于人格的影响是两方面的:首先,“原始生命力以非个性的方式分散,会导致严重的破坏性后果”。个性消失在群体中会导致“无名者”的存在,无名者这种默默无闻的状态会逐渐转变为一种孤独感,长期生活在孤独中,就会产生自我怀疑—— “既然我不能影响他人,我也就等于并不存在”,这种想法是危险的;或者放弃一切,流浪街头;或者终有一天会用暴力来证明他们的存在。在网络情境下也是如此。由于网络特有的开放模式和速度,一起平常的伤害事件也会迅速转化为社会事件。如:“丁香小慧事件”、“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等~系列网络案例,使我们在见识了网络的“积极意义”的同时亦看到了网络暴民的凶猛,太多人利用网络的便捷,披上伸张正义的伪善外衣,肆意践踏良善。而那些真正善良的人很容易被这种疯狂浪潮所左右,失去自我觉知和判断能力,加入所谓的“除暴安良”的大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