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公平敏感性与人格特质关系的研究

2013-01-10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关于公平敏感性与人格特质关系的研究

1.公平敏感性研究概述

公平问题是人类长久以来的话题,而对于公平感的科学、系统的研究却是始于亚当斯公平理论的提出。亚当斯认为,人们公平与否的判断不仅仅来自于自己收入的绝对值,而是更加关心自己的相对收入,即自己的收支状况与参照对象的收支状况比较的结果。如果两者相等,则个体产生公平感;两者不相等,则个体产生不公平感,并进而采取改变行为、改变实际或可感知的投入及产出等方法来消除不公平感。公平理论中隐含了这样的一个前提条件,所有人的公平感都是相同的。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并不完全是这样的,人们在评价分配结果是否公平时,不一定完全遵守公平理论,而是对不同的分配结果会有所偏好。正是基于这一点,公平敏感性的概念被引入了公平理论的研究之中。

1.1公平敏感性的概念

Huseman(1987)针对公平理论中缺乏对个体差异性的考察,提出了公平敏感性概念。Huseman认为个体对公平的偏好是稳定而有个体差异的,因此,其将公平敏感性定义为个体对公平的不同偏好,这种偏好将导致个体对公平或不公平结果稳定而具有差异的反应。Huseman将公平敏感性用一个连续体来表示,而在这个连续体的两端和中间,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公平敏感性类型:一端是大公无私(benevolent);一端是自私自利(entided);中间则是公平交易(equity sensitive)。大公无私的类型偏好:自己的高投入,自己的投人大于自己的所得,自己的Oh<参照对象的0/I,其中I是指个体知觉到的投人,0指个体知觉到的所得。自私自利的类型偏好:自己的高所得,自己的所得大于自己的投入,自己的O/I>参照对象的O/I。公平交易的类型偏好:自己的投人等于自己的所得,自己的O/I=参照对象的O/I。

King(1993)对公平敏感性进行了验证,根据研究结果,对Huseman的概念进行了修正。虽然研究显示,在公平问题上确实存在个体差异,但是面对分配结果由不利变为有利,三种类型的被试满意度都会提高;分配结果由有利变为不利,所有被试的满意度都会降低。差异在于,三种类型的被试比较而言,在结果不利的情况下,大公无私的被试满意度最高;在结果有利的情况下,自私自利的被试满意度最低。因此,King认为,大公无私型并不是偏好不利的结果,而是对不利结果的容忍度更高;自私自利型也并不是偏好有利的结果,而是对有利结果的容忍度更高。公平交易型则处以两者中间。

1.2公平敏感性的测量

现有两种量表可以用来测量公平敏感性。分别是公平敏感性量表(Equity Sensitivity Instrument,ESI)和公平偏好问卷(Equity Preferenee Questionnaire,EPQ)o

公平敏感性量表包含五个项目,每个项目描述一种工作情境,对于每个描述的工作情境会有两个选项,一个反映大公无私,一个反映自私自利。每个项目有1O分,采用强制分布法,要求被试将这l0分分配给这两个选项。样题如下:对我来说更重要。A、从组织获益;B、为组织奉献。公平敏感性量表的计分方法是将反映在大公无私项目上的分数求和(理论上的分数区间是0到50),然后按照样本平均数±0.5SD(标准差),将被试区分为大公无私型、公平交易型和自私自利型。大量的研究表明,公平敏感性具有很高的效度,信度则在0.8左右, 、按照公平敏感性量表的测量,同样分数的个体可能在不同样本的测量中被区分为不同的类型,这一点为许多研究者所批评。因此,Sauley和Bedeian(2000)使用了公平偏好问卷来测量公平敏感性。公平偏好问卷包含16个题项,采用5点式利克特计分方法。

1.3公平敏感性的影响因素

Huseman在提出公平敏感性概念时指出影响公平敏感性的主要有两类因素:个人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后来研究者对公平敏感性影响因素的探讨也都是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的。

个人因素方面。Major(1989)的研究表明性别对公平敏感性有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只在工作情境中显著,体现为女性似乎比男性有更高的大公无私倾向。研究者还发现,在组织中处于不同位置的员工,公平敏感性也是有差异的,管理人员比流水线工人大公无私倾向更高(Patti,2004),这似乎是对管理人员的角色期望造成的。

对于影响公平敏感性的社会文化因素方面,Wheeler(2002)收集了美国与中国台湾的样本进行了跨文化研究,发现东西方不同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对公平敏感性有着显著的影响,中国台湾被试的大公无私倾向显著高于美国被试。Chhokar(2001)比较美国、法国、俄罗斯、印度、英国人的公平敏感性,结果发现:美国、俄罗斯、印度人有更高的大公无私倾向,而英国、法国人则有更高的自私自利倾向,作者从社会文化和经济政治角度对结果进行了解释。

2.人格特质研究概述

人格一直以来就是心理学研究领域中不变的课题。人格特质理论把人格定义为是由许多特质构成的,特质是指人所拥有的、影响行为的品性和特征,它们作为一般化的、稳定而持久的行为倾向而起作用。

2.1人格特质国外研究概述

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All—port)认为人格特质是个体反应环境刺激的一种内在倾向,是在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对人的行为具有动机的作用。

近年来,在人格特质的研究方面,“大五人格模型”和“大七人格模型”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大五人格模型”主要是靠西方心理学家通过对自然语言的分析来研究人格特质结构得来的。研究者们认为,英语中用于描述特质的术语由5个主要的维度构成。这5个主要的维度就是:外倾性(Extraversion)、随和性(Agreeableness)、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神经质(Neuroticism)、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由于认为“大五”因素模型不能代表自然语言中人格的所有方面,并且做因素分析前的选词标准主观随意性大,针对此,研究者提出了人格的“大七”因素模型,这七个维度是:正情绪性(PEM,positive emotionali—ty)、负价(NVAL,negative valence)、正价(PVAL,positivevMence)、负情绪性(NEM,negative emotionality)、可靠性(DEP,dependability)、适意(AGR,agreeableness)、因袭性(CONV,conventionality)。“大七”和“大五”最大的分歧点在于是否将评价性特质词纳入因素分析范围或者是否承认评价是人格的重要特质。

2.2人格特质国内研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