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新时期高校经济管理类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分析
一、就业形势和毕业生就业取向和心理分析
2008 年6 月中下旬,经济管理学院根据广东工业大学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的指示, 将广东工业大学2008 届毕业生调查问卷分发给本学院各2004 级各毕业班学生。是时发下去的问卷总计2017 份,回收2000 份。现将问卷题目的反应情况及其原因分析如下:
(一)就业高期望与就业恐慌形成张力
截至2008 年6 月25 日,我院应届本科生已经落实就业单位的有66.02%。其中, 已经签定三房协议书有47.04%;此外,有单位接收证明或劳动合同的有28.51%,而有工作单位但是没有正式文字证明的也高达24.45%。对于剩下33.98%未就业的同学,当时已经有意向单位(处于实习或见习状态)的有39.81%,而还在忙碌于投简历等面试机会的也达到33.52%之多, 而且“不急于就业” 的也有27.67%。大学扩招以来,“本科生就业形势严峻”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于是,为了早日求得安心并消弭“就业恐慌”感,很多学生在大四第一学期的10 月份就跃跃欲试, 更有不少人当时就表现出“快刀崭乱麻”的决心,希望“一剑封喉”。在应聘的时候,不少毕业生发现所急奔就职的单位跟自身期望大多存在落差。于是,除了小部分同学可以安心一次性就业,大多数同学却演绎了“连环跳”。根据统计,在6 月份第一批就业的同学, 第一次应聘就踏上岗位的仅仅18.69%,一般情况是经过三次以上的面试与实习才定下岗位。此外,由于同学们的期望高低不同、就业心态松紧不一,大家选择的单位的档次也存在明显的分水岭:一般情况下,一旦劳资双方确定相关利害关系,便会通过三方协议书和接收证明等加以保障;但有些同学去到一些小规模的民营企业,仅仅通过“君子协定”等口头协议加以确认。在普遍的“就业恐慌”心理作用下,部分学生还是战战兢兢地接受了“君子协定”的方式。为了消除就业恐慌心理,“稳定压倒一切”成为毕业生求职的普遍认知心理。但是,这种“尽早端紧饭碗” 的求稳心理未必能够获取一份比较理想的职业。
(二)各显神通,“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面对井喷式的就业大军,大学生力争上游、各显神通。在“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心理作用下,千方百计拓展就业渠道。数据显示,毕业生通过网上投简历方式应聘的高居30.8%,借助省教育厅主办的供需见面会的也有12.73%;而借助学校就业信息网、本学院就业指引和推荐等校方服务平台就业的,才达到5.03%、4.1%和2.26%。不容忽视的是,在讲求“人际关系是第一生产关系”的中国社会,依靠“亲友介绍和推荐”而就业的仅次于网上招聘,达到16.02%。从这些数据得出的启示是,作为就业服务体系的施动者———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该充分挖掘校友网络资源、提升校方举办招聘会的质量。只有如此,才能提供服务质量水平,从而切实提高就业质量。当然,由于大学城校园是我校的本部,每年的12 月份和第二学期的三月份就业“黄金期”所举办的招聘会综合性比较强、涉及面比较广,有38.85%的同学从此得以落实就业问题,而到了第二学期的四和五月份,却渐次递减,分别是20.86%和10.07%。
(三)“求稳避震”心理愈发明显
在这些已经落实就业的毕业生群体当中,工作性质反映出其变化了的就业心理: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按照常例,经管类毕业生应该主攻企业类,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市场转型不断定型的今天。但是,伴随转型过程而来“跌宕起伏”的就业态势,令广大毕业生未出校门就敬而远之。求稳心理成为改革浪潮中的产物。尽管工薪水平未必如想象那样可观, 但是大多毕业生倾向于国家公务员、地方基层、高校、教育机构等部门。而奔向企业的同学,也有24.45%投奔国企、其次才是民营(21.7%) 和三资企业(16.88%)。具体到各个行业,我们也清晰地看到新时期毕业生相应的去向分布依次如此分布: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达到39.57%、住宿和餐饮业18.18%、制造业17.97%、金融业17.33%、房地产11.02%。其他诸如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建筑等都低于9%。
(四)就业区域:哪里风光哪里去
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马太”效应在毕业生的流动分布结构也得以反映。就本省范围内,越是有经济辐射力的城市,越有吸引力。当下位居大学生的地域选择的“前三甲”分别是:广州(45.97%)、佛山(13.33%)、深圳(7.86%);而经济活力有限、前景一般的地区难以吸引毕业生前往。比如说,粤西(4.68%)、粤东(4.58%)、粤北(3.38%)。此外,我校是省立学校,生源绝大多数来自本省。由于广东省在国内的经济发达程度比较高,省内学生一般选择省内“扎根”,所以去外省的才1.59%。
(五)就业选择:以有限青春追逐无限前景
所谓“人往高处走”,几乎每一个毕业生都希望自己找到一份既有高工薪,又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职业。正因为他们初涉职场,他们希望一入职“安定”下来。当然,如果一直“徘徊不前”,那只能给自己2-3 年时间去适应。不行的话,再作调整。对此,毕业生“选择单位的参考因素”和“转换工作的计划时间”两项可以给予反映。对前者而言,发展空间(42.2%)、薪酬(16.35%)和地域(14.6%)是最值得考虑的问题,其次再去考虑“专业对口(13.95%)”、“行业(8.76%)”和“福利(3.76%)”等问题。而一般情况下,刚刚出来社会的毕业生因为不充分理解自己的职业价值,所以有26.44%的人并未想过转换工作, 如果考虑在内, 一般也就给自己2-3年时间“逗留”,作为重新检验自身价值的思考空间。
(六)薪酬水平:期望与现实总会存在落差
鉴于目前的职场形势,务实的大学毕业生都希望转正后工薪可以达到2600-3000 元(34.44%);实习期可以以此为参照物降低500 元左右(有40.23%的人希望实习期每个月有1600-2000 元)。当然,由于当前就业竞争愈发激烈,如果是一个月2100-2500 元的工薪水平也可以接受。不过, 这种月薪期望与实际薪水水平总是存在一定的落差。据35.98%的毕业生反映,这种差距一般是在201-500 元之间。其实,落差的确切数目是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毕业生的住房条件、工作强度、消费开支习惯以及或多或少的攀比心理。
(七) 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转变促使大学生学习取向的变化
自从高校扩招之后,社会对高校人才的需求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已经从纯粹知识性转向应用型人才需求转变。于是,几乎各个高校都对此做出教育管理策略的调整, 在课程设计中兼顾专业课与实践和实验环节。52.42%的毕业生反映,在求职过程中运用最多的知识来源于在大学期间所掌握的综合知识,而55.12%的毕业生也认为这个“法宝”让其基本能够适应现有的工作挑战。这个“综合知识”对求职成功率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其中专业课最为重要;而大学期间形成的“全部能力”的贡献率则高达70%。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形成来自外语、计算机能力、专业知识、社会实践等方面,有50%的毕业生认为实际应聘过程中英语“很少用到”,不过他们又承认掌握英语“很有必要”(43.94%)。“就业形势严峻”让广大毕业生明白了“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当下的大学生早已知晓“复合型”人才的内涵, 即使是工科出身的学生也认为“ 有必要”(57.69%)学习一些文科类的知识。谈及大学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认为学校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和教育:实践能力、创新性、团队精神;令人关注的是,品德、知识、自我教育这些修养内涵型的价值理念在市场经济面前逐步靠后。这反映出: 当前的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促使广大高校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倾向从“重思想、重价值”转向“重技能、轻价值”。
二、对策与建议
下一篇:心理契约视角下的组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