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消费主义的心理学批判研究

2012-12-27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消费主义的心理学批判研究

〔摘 要〕二次世界大战后盛行西方的消费主义文化,把占有和享用的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象征,主张消费是精神满足的根本途径。当代心理学在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中,强调用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取代以物为中心的增长观;主张重视人的主观幸福感体验,批判对物质财富过分贪婪地占有。

在20 世纪的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已经出现了消费主义生活方式,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中,消费主义开始盛行。信奉消费主义的人们认为,只有人所占有和享用的物质财富才是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象征。消费主义由一种生活方式,变成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和价值观。经济活动只是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活动,它不应被当作具有最高意义的活动。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西方发达国家中出现的拜金主义、纵欲主义、信仰危机就已经证明了生活标准的提高,不一定同时提高生活质量。从事主观幸福感理论研究的心理学家指出,只有越来越多的人把追求无限的精力和时间用在非物质的一端,人类才能从生态危机中走出来,获得真正的幸福。

一、经济发展不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唯一条件

消费主义从属于经济主义,经济主义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归根到底是经济行为,经济发展是个人幸福和社会福利的惟一源泉。消费主义也从属于享乐主义,在享乐主义盛行的现代,许多人倾向于认为,欲望的满足就是幸福。信奉消费主义的人认为,只有人所占有和享用的物质财富才是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象征。所以,只有多赚钱、多消费,我们才能生活得幸福。这是对幸福的误解。

从20 世纪50 年代中后期开始,学者们提出了“生活质量”的概念。这一概念强调了无形的精神生活水平对人的生存与社会发展的意义,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和社会学家一道在尝试建构生活质量的主观指标体系过程中,推动了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快乐和幸福成为积极心理学关注的焦点问题,把主观幸福感作为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指标。他们指出生活满意和快乐感对个人具有最基本的影响作用,而物质财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而只是间接的。“人们的一切行为,包括人类的消费行为都是追求幸福的行为,又无不受人们心目中所想象的幸福模式的影响。”〔1〕在美国和欧洲进行的关于幸福感的“数量化研究”工作结果显示,过去25 年,虽然西方人的收入大幅增加,但他们的幸福感并没有相应增加。这说明,人的幸福感随着财富的增加而增加这种正比关系可能正在遭到破坏。

幸福必定与积极的情感体验相伴随,即与快乐相伴,而快乐按心理学的解释是人们在达到所追求的目标后所体验到的情感。而人们的行为的目标是多元的,有的目标指向物质的消费,而有的目标可能与财富关系不大。此外,目标实现的条件也是多元的,有些目标的实现需要金钱的支持,有些目标的实现却不需要或很少需要对金钱的依赖。生存和发展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状态,也是一种精神状态。

二、不是财富越多就越幸福追求个人财富的增加是消费主义的首要信念。在数理经济学中,人的行为目标是效用极大化,而效用函数中假定了人的效用取决于他所消费的各种商品和服务,结果导出人生的目标就是消费极大化的结论。在市场经济中,钱可以买到物质享受,于是财富就等同于快乐,钱成了生活和政策的目标。消费主义正是植根于这种错误的观念中。

许多烦恼是因为没有钱而造成的。但是,在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中发现,财富达到能够维持正常生活以后,钱和快乐

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心理学家对财富与幸福之间的关系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个人收入的变化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同国家之间发展的差异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都证明不是财富越多幸福就越多。“美国的人均收入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以来增加了将近两倍,但是自认为快乐的人数在30 %左右波动,并没有显著变化。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之间,百姓的快乐感觉也不能说明它取决于经济条件。例如新加坡的收入水平是印度的82. 4 倍(1998 年) ,但是两国人民的快乐水平却一样。倒是一些非经济因素和快乐有明显的相关性。”

〔2〕有的研究证明:只有大约15 %的幸福与收入、财产或其他财政因素有关,而近90 %的幸福来自诸如生活态度、自我控制以及人际关系。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在经济方面都比父辈或祖辈好得多,可是幸福水平没有按比例提高。有的学者说,当住房和食物这些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额外的财富很少能增加人的幸福感。

在一个国家内部,个人收入的增长与主观幸福感的提高没有必然的联系,当收入在一个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个体可能适应特定的收入等级水平。

我们拥有的财富越多,我们似乎感到需要的就越多。大量的有关幸福感的科学文献证明,在国民生活中,一旦收入水平超过了最低限度的对阈限值时,即使是在经济出现明显增长的情况下,平均的满意度往往随时间推移趋于平稳。

〔3〕“从1946 年到1990 年主观幸福感的变化趋势发现,尽管在法国、日本、美国经济大量增长,而主观幸福感却没有多少增加。因此,收入的增长不一定反映主观幸福感水平。”〔4〕个人收入的增加并不总是起积极的作用。在美国足球彩票中,获得大量奖金的个体,他们中的一些人辞去了工作,失去了一些社会联系,以及降低了成功体验的几率。

而且,当富裕的个体被别人期望提供物质帮助时,可能使他们与朋友和家庭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因此收入的增长也会导致痛苦的增加,以致减少了对主观幸福感的体验。如果一个人或群体拼命地劳作,尽管拥有豪华的住宅、家具和轿车,却没有一点闲适,没有一点淡雅,不能去参与一些社会公益活动,总处在疲于奔命之中, 不会有太多的幸福感。无论个体还是全人类,一切发展的成功标志是看生活的幸福指数。这个指数并不仅仅是由物质条件决定的,还要看人的精神生活和心理品质。

三、炫耀性消费带来的幸福感并不持久  在消费主义生活方式中,人们消费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满足实际的生活需要,而是不断追求被别人制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的欲望的满足。人们对商品的消费,已不再是其使用价值,更多的是商品符号化的象征意义。

追求商品符号价值带来的是一种炫耀性消费,使消费者通过消费的相互攀比博得荣誉,获得自我满足。消费变成了追求幸福的根本途径。越来越多的人不分收入状况、不分学历、不分年龄卷入消费主义的生存状态。消费行为常常与实际的经济水平相背离。

人在自己的活动中,凭着内在尺度体验着幸福或不幸福。幸福在本质上就是对象符合人的内在尺度的状态。符合人的内在尺度的对象或环境,才会使人产生相应的幸福感。幸福是相对的,取决于用来判断的标准,而不是个体的绝对消费水平。心理学的社会比较理论指出,我们对自己拥有的东西的评价不能是孤立的,如线段错觉一样———人类发达的大脑去做评判时,要利用周围环境的提示。

人们寻找幸福的过程就是一个与他人比较的过程。向上比较会降低主观幸福感,向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