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高校特困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微

2012-12-26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关于高校特困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微

内容摘要:

特困家庭学生是高校学生中一个动态的群体,是特别需要关爱又易于自我封闭的群体,是承受巨大压力而又有理想,有抱负的群体。如何为这一特殊的群体创造条件和机遇,需要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努力探索。了解掌握特困家庭学生心理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及相关工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关 键 词: 高校 特困家庭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特困家庭学生是指那些家庭月收入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居民平均经济收入和生活平均最低水准线,本人在校难以维持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大学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招生并轨制度的全面推行,高校中一个特殊群体—特困家庭学生群体正在形成。据有关估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总量的快速增长,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数量有较大增加。在校大学生特困家庭学生人数约占在校生总数的5%—7%左右,大部分特困家庭学生主要来自老少边穷地区,80%左右来自农民家庭。造成这种特困家庭学生的主要原因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自然灾害,家庭变故,因病及职工下岗待业等等。高校特困家庭学生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心理上也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往往心理上还要承受着比一般大学生更大的压力感和挫折感。如何掌握特困家庭学生心理特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有针对性的做好调适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帮助数百万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解决经济困难,使其顺利完成学业,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充分发挥公共财政作用、推进金融改革的一项举措,也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特困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特困家庭学生的成长有着特殊的家庭环境。他们中有的身处贫困地区,经济不发达,总体生活水平低,家中兄弟姐妹多,父母抚养能力差;有的过早失去了父亲或母亲,更有甚者失去双亲;有的父母中有一人下岗或两人下岗,又有的家人生病,需负担医疗费用而负债累累;有的是家遇天灾人祸或意外事故等等,每个特困家庭学生的背后都隐藏着许许多多的辛酸与艰难。一个人未成年前,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作用是不容低估的。“特困”的环境使特困家庭学生更懂得自尊自爱,比同龄人更早地感悟了自立自强的深层内涵,独立生活能力、自主性、判断性、适应能力方面都略显优势;特困家庭学生逆境成才的强烈愿望,激发了他们的奋斗精神,增强了忧患意识,在拼搏中,跨入了高等学校的大门。在此同时“特困”的环境又使他们产生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冲突,自尊心与自卑感的冲突,独立意识和依附心理的冲突,追求上进与自我消沉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特困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这使我们不得不正视特困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

(一)特困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特困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他大学生相比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一般地讲,在校大学生中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以及敌对等方面,特困家庭学生也具有同样的特点。但相同之中也有明显的差异,首先是两者之间抑郁症状差异大,这是特困家庭学生 心理问题最为严重的方面。特困家庭学生心理异常人数比例偏高。

(二)特困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特点

一般地说,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以及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因素变化、冲突的影响,人们的心理问题普遍地增多。对特困家庭学生而言,由于其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使得他们的心理问题更加突出。

1.自卑心理

一个人的自卑感往往是强烈的自尊心长期没有得到满足或受到强烈的挫折后的反应。因此,在特困家庭学生中出现自卑心理状态是正常的。

自卑心理主要来源于五个方面:(1)家庭生活上比较困难,经济上比较拮据的自卑;有部分特困家庭学生不希望同学知道自己家庭困难,尽一切可能筹措学费和生活费,但自卑感很重。(2)高中时是学习尖子,自我感觉尚可,在强手如林的大学学习中处于不利地位时,往往难以承受。(3)进入大学后接触到现代高科技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工具或更时尚的文化消费,使他们一时难以适应种种差异并以此产生的自卑。(4)对低年级特困家庭学生来说,他们发现自己在人际交往、社会活动、业余特长等方面都不如其他同学而产生自卑,而对高年级特困家庭学生来说,他们发现自己在就业前比别人缺少“资本”而产生自卑。(5)个别同学的言行:一个轻视的眼神,一句冷言冷语,都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自卑心理的长期存在就会形成退缩性人格或抑郁性人格,极个别的甚至导致绝望轻生自卑和无望感。

2.抑郁心理

特困家庭学生由于经济上的重负导致心理上的重负,从而产生压抑、浮躁的心理,尤其是那些因家庭突遭变故或父母离异所导致的特困家庭学生,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面对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时,不能较好的调整心态,而是怨天尤人,恨命运不公,有时过于敏感,稍有争执便暴怒,破坏了同学之间的交往关系;有的则终日少言寡语,封闭自我内心,回避社交活动,陷入了无法自我疏导的矛盾中,逐渐形成抑郁心理,终日情绪消沉,积极性不高,缺乏年轻人的活力和朝气。抑郁是特困家庭学生心理问题较严重的方面。

3.自我封闭

由于自卑从而导致自轻、自贱、自我鄙视,对自己持有完全否定的态度和情感体验,缺乏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抑郁孤僻,自我封闭;生活困难对他们心理造成了重大的挫折,面对挫折,他们往往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从而丧失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心理上采取了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缺乏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消极地对待人生,消极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使整个人生带有浓重的灰色调。人际交往困难。自卑与自尊的矛盾性是特困家庭学生的心理特点。特困家庭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自卑,但作为一个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个体,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因此,对涉及自己的事情非常敏感,容易形成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

由于这种心理特点,使特困家庭学生在人际交往和群体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他们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但又往往因为自身的问题导致矛盾和冲突;高校特困大学生大多数来自穷乡僻壤的农村,成长环境是造成部分特困家庭学生产生自我封闭心理的客观原因,由于从小生活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中,加上交通不便,文化滞后,思想保守,人际关系简单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使他们自然产生讷于言语,羞于交往,缺乏尝试勇气的“恐惧”心理。当他们考入大学,来到繁华的大都市,看到城乡的巨大反差,看到经济、知识、文化等等方面与大都市的差距后,便陷入了无奈、苦闷、羡慕、嫉妒的矛盾之中;正是这种矛盾心理的作祟,加剧了部分特困家庭学生的“恐惧”心理,他们往往为了掩盖矛盾,逃避现实,把自己封闭起来。有的特困家庭学生因为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就不与别的同学接触,自己闷头读书,不敢与他人交往,大家也没有机会了解他,结果就变的越来越孤独。在人际交往中,由于受经济局限,生活上难以“洒脱”,寒酸的外表也往往使其觉得“矮人三分”,同学间的礼尚往来尽量躲避,班级活动也不敢多参与,为了掩饰自己经济上和心理上的贫困,不愿意主动与他人交往,更不愿别人触及自己的内心世界,久而久之,就产生远离集体、自我封闭的心理和行为,回避交往,来维护一时的自尊。但对特困家庭学生的日后发展是更为不利的。他们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却又不愿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