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如何满足中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心理需要
论文关键词:课堂教 学生心理需要 满足
论文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心理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需要主要有五种,分别是:情绪安全感;趣味性;自信心;归属感;权力和自由。我们的教学应进入学生的心理世界,让课堂不只是学习的场所,也成为人性养育的殿堂。
课堂教学是学校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师生双方各自的认知系统和动力系统的水平,还取决于两大系统之间的协调和互动。动力系统一方面以认知操作活动为基础,另一方面又对认知活动具有激活、驱动、强化和调控等作用。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动力系统包括心理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心理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在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象木偶一样消极、被动。学生因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而缺乏学习动机,这不仅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也影响到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我们的教学应进入学生的心理世界,让课堂不只是学习的场所,也成为人性养育的殿堂。
总结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需要主要有五种,分别是:情绪安全感;趣味性;自信心;归属感;权力和自由。
一、情绪安全感
情绪安全感是指学生能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交往活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往过程,只有创建一种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才能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给学生一种安全感,从而保证良好的交往效果。
1.教师以身示范。在课堂上,很多学生面对问题保持沉默,是担心一旦说错会受到教师和同学的嘲笑。为此,教师要以身示范,要敢于承认自己的未知领域,敢于当面说出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让学生以教师为榜样,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不用担心因犯错误而被嘲笑。
2.教师要正视学生的错误。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经常会犯错误,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不要讽刺、指责,更不能因害怕学生犯错,而不给学生尝试与实践的机会。并且要让学生认识到:犯错并不是什么丢人现眼的事,错误是正确的基础,没有错误也就没有了“吃一堑,长一智”,当每个学生都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把犯错的过程当成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才是积极主动的学习。
3.创建新型师生关系。运用“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应,把爱心、微笑、激励带进课堂,创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趣味性
趣味性是指课堂教学内容生动并且贴近学生的生活。与趣味性相反的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单调、枯燥、不切实际。缺乏趣味性的内容往往使学生的注意力难于集中,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难熬的过程,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学生的厌学。现代素质教育观要求教师创设情境,优化教学手段,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在愉悦的交往中发展学习技能,完善人格。
为了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开始讲一门课的时候,可以用一节课的时间以科普讲座的形式介绍学习这门课的趣味性和意义。每节课讲正课前先用几分钟时间讲本节课内容的趣味性和这些知识的应用价值。讲课中间,发现学生疲惫时,用几分钟时间讲一些有趣的例子或故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把讲述、提问、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方法结合起来,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三、建立自信心
自信心是指面对课堂学习问题,学生感觉自己有参与竞争的能力。主体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主体建构与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要想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活动的条件,让学生充满自信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1.教育学生认同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在学习上,不与其他同学做横向比较,横向比较往往使处于弱势的学生产生自卑感。与自己做纵向的比较,只要自己努力学习,就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每天都有所进步,教师可通过提示、评语、表扬等手段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
2.运用提问的艺术。教师应设计多种难易不同的问题提供给不同水平的学生,让各类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并能体验到正确回答问题所带来的成功感。对学生的回答,以建设性、富于激励的方式给与快速、准确、详实的反馈。
四、归属感
下一篇:关于外语言语技能心理结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