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高一学生的语文心理透视浅谈

2012-12-18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关于高一学生的语文心理透视浅谈

论文关键词:高一学生 语文教学 心理问题

论文摘要:高一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许多盲目甚至错误的心理表现。很值得教师关注。我们应当了解学生对待语文的心理,并寻求最为合适的教学方式。

送走了勤奋、忙碌、对未来充满憧憬的高三毕业生后,迎来了新一届的高一学生,他们的活泼稚气带给人无言的轻松愉悦。然而经过一个学期的接触交流,我发现如今的高一学生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面对读书、学习表现出一脸的茫然,每天刻苦学习但收益却不大,课业负担的加重和知识体系特点的变化更让他们不知所措。在一次作文训练中,我要求学生以《给语文老师的一封信》的方式谈谈自己的语文学习情况、自己对语文的认识,并附带着向我提一些意见或建议。通过与学生交流沟通,我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存在诸多心理问题,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以期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尚未摆脱的“当年勇”心理

考入高中,对每一个高一新生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荣耀,他们无形之中流露出佼佼者的自豪感。因此“经验主义”、“当年勇”心理便表现得极为突出,有很多学生将以前的学习经验随之拿来继续运用.但是在新的学习阶段中就出现了各种问题:入学时的基础还可以.但过了一段时间,月考、期中考试的成绩令人吃惊,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些学生的成绩呈下滑趋势,屡战屡败。

如此,很多学生就凭当年的成就来质疑如今的危机:“我小学和初中时的语文成绩是相当不错的,为什么现在的成绩这么差?”这种“经验主义”心理实质上是未完成初中到高中知识特点认识的过渡,有学生认为中考成功的经验在高中照样可行。盲目运用自我经验,不能正确判断和理性分析同一课程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上的要求。也就是说本应当“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可依旧是原有曲调、旧的心态的简单重复。

二、“可学可不学的自我发挥”心理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待语文学习是任其发展,不思改进,不作努力,存在“语文从小学时候就学,都上了近十年的语文课了,有什么陌生的啊”的惯性心理。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考试时可以随便写上些话.任意发挥。可是当与别人的差距拉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容易赶上去了,这种恶性循环一旦形成,必将成为学习上的失败者。其实这种心理从根本上说是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轻视,使得语文课名义上是主课,而在学生内心里已经由我们经常说的“语数外”变成了“数外语”,排名已经靠后了。

三、“忽视语文的基础性。盲目追求所谓的审美情趣”心理

在学生700字左右的作文中,标点的滥用、误用现象令人瞠目结舌,错别字更是家常便饭,意思的表达前言不搭后语。除此之外,书写潦草、书信格式不当的问题就更不胜枚举了。可是他们还在信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些要求:语文课要新鲜一点、有趣一点,老师能够再天马行空一点。试想一下。面对学生这样的语文基础现状,教师怎么可能像筑建空中楼阁一般去盲目地追求开拓视野、进行人文性的审美教育。

新课标中的确有一条基本理念:“关注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人们却只强调挖掘文本的人文思想内涵,而忽视了品位文本的语言魅力,忽视了语文工具性本身所包含的人文性….更忽视了语文学习的自身规律。人文性和文学性教育强调过了头,盲目地强调探究性学习,人为地拔高,脱离实际地高唱人文审美口号的影响,势必让众人都产生了好高骛远的心理。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语文学习造成了心理上的误导,导致了学生自身追求的盲目性。

四、“盲目屈从或随心所欲”的极端心理

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两种极端现象。

1.内容泛化,屈从大众。

学生在作文中经常会出现“大合唱”现象。若是谈及“失败与成功”,必少不了爱迪生;若论及“磨练意志”。必提到张海迪、海伦·凯勒:如果说“奉献”.总少不了焦裕禄。一次作文训练中,我们听到的几乎是同一个调子,看到的是同一色的人群。好像除了这些曾经的经典人物,社会人生没有新气象。不然就是“唱高调”,“借势”伪装.凭借名人来打造空洞无物的文章。部分学生动辄建国大业、治国方针、战略技术,好似都曾经指挥过“重大战役”一般;学生的笔下尽是秦皇汉武、屈原、司马迁、苏格拉底、歌德、尼采,一个个有来头的名人铺天盖地,轮番亮相。文章只是在转述别人的话语,而缺乏自己深刻的认识,自己的思想全被名人事迹覆盖。学生盲目地屈从大众心理的表现,反映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忽视了文章应当是自我真性情和生活体验的表达。更为直接一点地说,学生作为写作主体,不能通过自己的感受从生活中摄取感情材料和心理体验,对表象生活缺少心灵的审视和主动的感受思考。

2.随心所欲的“畸变”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