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大学生自杀危险性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
论文摘要:目的考察大学生的自杀危险性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自杀危险性评定问卷(SRR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对甘肃省三所高校的3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对两组变量的典型相关分析发现,两组变量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典型相关系数是0.584)。构建的结构模型发现,心理健康的强迫因子对自杀态度和自杀动机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心理健康水平的抑郁因子和敌对因子对自杀危险性的负性情绪因子、态度因子、动机因子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精神病因子对认知僵化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结论大学生的自杀危险性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直接的关系。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杀危险性;典型相关;结构模型
大学生自杀现象日益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自杀问题是整个庞大的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终极指标。自杀作为一种无法让社会和大众普遍认同的非正常死亡,是指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自杀行为过程包括自杀意念、自杀企图和自杀行动。自杀意念指一个人开始在头脑中酝酿自杀的想法,在这一阶段自杀意念一般没有外显行为表现,自杀欲望的程度不强烈。但是,当一个人产生了自杀意念,而没有被别人及时察觉并加以关注,随着各种自杀刺激因素的增多,个体渐渐地就会产生自杀企图。自杀企图,是指个体自杀的想法在头脑中反复出现,自杀的欲望非常强烈,这时个体通常伴有生与死难以抉择的矛盾心理,同时个体会有无意识的自杀性言语表达、行为习惯有很大的改变。随着刺激程度的增强和各种求助努力的无效,到最后个体会有明确的自杀计划。自杀危险性指个体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指向自杀行动的线索和可能性征兆,如行为的改变、自杀意念和自杀企图的出现、自杀的言语性表达和非言语性暗示等。
目前我国有关对大学生自杀的原因的大量的文章指出,心理健康水平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很少研究通过实证的方式来证实心理健康和大学生自杀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技术分析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自杀危险性之间的关系,并构建了心理健康水平各维度与自杀危险性各维度之间的结构模型,进一步确定了心理健康水平和大学生自杀危险性之问的关系。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了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三所院校的3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68份。其中男生122,名,占46%,女生146名,占54%。其中大一学生52名,占19.4%,大二学生¨名,占41.8%,大三学生56名,占20.9%,大四学生48名,占17.9%。其中文科生154名,占57%,理科生114名,占43%所有被试平均年龄20.5岁。
1.2材料
1.2.1自编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包括性别、年龄、测验日期年级、专业类别、民族、家庭结构、家庭经济水平等项目。
1.2.2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用于测查个人精神健康状况,采用1~5记分,包括9个因子,分别是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还有一个附加项。
1.2.3大学生自杀危险性评定问卷(SIRS)用以测量自杀意念和自杀企图来估计发生自杀行动的可能性,测量的内容是个体受长期因素影响而表现出来的短期心理状态和行为倾向SIRS量表有两个维度:时间维度和内容维度。时间维度,包括个体过去的经验一现在的情绪状态一未来的期望;内容维度,包括负性情绪、自杀态度、认知僵化、自杀动机。量表有20个题目,采用从不、有时、经常、总是四点记分,总分范围为0~60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a=0.791,P=.000<0.01。采用奇偶分半的方法,可以得出r=0.660,P=.000<0.01,布朗公式校正后的信度为CP=0.642。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2结果
2.1两组变量的典型相关分析
典型相关分析是进行两组变量之间相关的分析技术。我们把SCL一90的十个因子作为自变量,把大学生自杀危险性的四个因子和四个因子的总分作为因变量,对这两组变量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产生了四个典型相关系数,经纬度递减检验之后发现只有两个典型相关系数统计显著(如表1),
从冗余分析的结果发现,第一组的第一个变式解释了第一组所有变量的46.8%,第二组所有变量的20%;第二组的第一变式解释了第二组所有变量的59%,第一组的所有变量的16%,第一组的第二个变式解释了第二组的所有观测变量的2%(冗余指数是0.019)。因此,第二个典型相关系数不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