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掌握大学生心理,提高“两课"教学效果

2012-12-14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掌握大学生心理,提高“两课"教学效果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逆反心理;两课;教学效果

论文摘要:从当代大学生对“两课”教学产生的逆反心理入手,对这种逆反心理的表现方式及由此引发的消极效应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些相应措施,以期最终达到提高“两课”教学实效的目的。

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的目的是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但就“两课”教学的总体效果看,其内在魅力并没有在理论教学中充分发展出来。大学生对“两课”教学也存在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理不但影响了“两课”教学效果的发挥也打击和动摇了“两课”教师的热情和积极性。外部的教育也只有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在因素起作用,使受教育者接受定向影响,教育才是成功的。因此,准确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分析大学生对“两课”教育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策.已成为“两课”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

1在“两课”教育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

1.1大学生的心理因素。大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自尊心、自信心、成人感愈来愈强烈,渴望被社会承认,希望得到别人理解。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思维能力逐渐提高。他们在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和方法,而喜欢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但是由于他们社会阅历缺乏,世界观还未完全成型,不能用辨正的观点看问题。因而对社会的认识往往带有片面性、主观性,把局部的不足夸大为全部。

1.2教师自身素质的局限性。有很多“两课”教师认为,教师讲授“两课”是执行国家的指令,讲的又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学生必须学,不学或者学不好那是学生的问题。以往教学效果不好,一般是上埋怨社会大环境不好,下埋怨学生不争气,很少从教师方面找原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理论功底是否深厚,知识面是否宽广,是否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讲课是否具有艺术性,语言是否精彩,表达是否流畅,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都是决定讲课效果、课堂气氛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关键性因素。“两课”的师资队伍从总体上说是一支积极向上的队伍,但也不可否认,某些“两课”教师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不一,在讲台上大讲马列主义,而实际生活中大搞自由主义。这样的教师怎么能使“两课”的功能发挥出来呢?“两课”教师在自身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局限性,有待于不断地学习、实践和提高。

1.3“两课”教学模式与教学安排地非科学因素。目前,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相当一部分“两课”教师把讲课的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对基本原理的讲解和论证上,注重各门学科内在的科学性和逻辑性,而忽视了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当代大学生的需求,采用以“灌输”“说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影响了“两课”教学的实效性。据某大学调查数据显示:8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学习“两课”的目的是“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培养自己的政治理论素质”。仅有10%左右的大学生是出于“应付考试”。但是在“两课”教师中却有80%以上的人认为大学生学习“两课”是为了应付考试。这一反差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两课”的需要层次是不低的,而且对自身的政治理论修养也看得比较重。但是这一点却被相当一部分“两课”教师所忽视,以致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没有更多的考虑当代大学生理论学习的“兴奋点”,不能更贴近受教育者的心理特点和知识结构,只是一味的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使有的学校教学方法改革,也是为了改革而改革。这当然会影响学生对“两课”的接受度。

1.4社会偏见的影响。不少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离现在有100多年的历史。现在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没有预料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所以有些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认为马克思主义已不再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已经过时了,从而影响了他们学习“两课”的积极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育,当代中国正经历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它不仅使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生产力的迅猛发展,而且使人们的观念意识发生新的变革。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市场观念、创新观念日益为人们所接受。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目标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这对社会价值的取向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中最明显的是极端功利化的倾向正在向大学校园渗透。由于“两课”不能给我们带来直接的物质利益,因而一部分学生产生了学“两课”无用的观点,对学习“两课”抱冷漠态度。

2大学生对“两课”产生逆反心理后的消极表现

首先,现代大学生关心国家.关心政治是主流,但一部分学生由于对“两课”的逆反,就片面的认为政治是一种空洞、抽象、教条的马列说教。既然它是一种“无用”的东西,最好少谈什么国家、政治、制度等问题。于是把精力全力集中在专业课、外语学习上。认为只有这些才是实实在在的学问。因此,这部分学生在学校不积极主动同党组织、团组织靠拢的同时,也不愿意参加一些积极、进步的社团活动,把一个人的知识追求、积累看成只是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

其次,一部分大学生把自己的理想聚焦点不是对准社会中正面、闪光的形象上,而是集中到社会的个别、支流现象上。上个好专业、找个好职业是最实在的,把人的精神追求和物欲的追求混淆、等同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对理想的追求。

再次,有些大学生把社会与个人割裂开来,不能把握住个体与社会的辨正关系。过多强调自我,不少人自觉不自觉的信奉起“有用就是真理”的观点。具体表现在不光是专业学习讲实用,人际交往也讲实用,甚至生活能力的培养也讲实用,在个人存在的价值上无时不把自我放在第一位。

最后,由于拒绝接纳“两课”中的道德修养方面的内容,部分大学生难于形成系统、科学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准则。在对自我价值估计过高的同时,表现出了理性道德和道德实践的巨大反差,在实践中不能严格按照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约束自己,不能真正做到追求个人利益、实现自我价值,又不妨碍社会和他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