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2012-12-14

(五)不同班型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从表5可见,中班幼儿教师各因子分略高于小班和大班的幼儿教师,但经过方差检验无显著差异( P>0.05 ),说明不同班型的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基本相当。

(六)不同学历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从表6可以看出,本科学历各因子的得分均高于专科学历,除了强迫、恐怖因子无显著差异((P>0.05),在其它因子上都有显著差异((P<0.01)。总体来说,本科学历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相比专科学历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四、讨论

(一)沈阳地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本研究得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为23.6%,这一结果高于国内学者对广西、山西、四川等地的调查,也略高出中学教师22.5%的检出率。所以,沈阳地区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对教师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事实上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比普通人群还多。本研究除了人际敏感因子得分无显著差异外(P>0.05 ),抑郁和偏执两因子有显著差异( P<0.01),其余各因子均有极其显著差异(P<0.001),说明沈阳地区幼儿教师在各方面都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从调查中发现,沈阳地区幼儿教师心理问题按其阳性症状的表现程序依次为:敌对、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人际敏感、恐怖、精神病性等,具体表现在:

1.躯体化症状明显。研究中发现,沈阳地区幼儿教师躯体化的阳性症状表现达到15.3%。躯体化症状主要反映人的身体不适,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它系统等躯体表现。目前沈阳地区幼儿教师与其他职业相比,工作时间较长,负担较重,压力较大。幼儿是比较特殊的一类群体,由于幼儿身心各方面发育不完善,缺乏生活经验,需要教师的细心呵护;除了教学之外,还经常参加各种培训进修、应付各种检…瞥:抨比、晋级,人为地加重了教师之间的竞争,迫使教师处于高负荷运转中,教师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很多教师的身体处于透支状态,导致患有各种慢性疾病的教师越来越多,教师的身体健康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2.人格缺陷或异常。在调查中发现,沈阳地区幼儿教师强迫、偏执的阳性症状表现达到15.3%和12.5%,这些都属于人格方面的问题。人格缺陷是介于正常人格与障碍之间的问题人格,是一种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幼儿教师中常见的人格缺陷主要有:自卑、孤僻、多疑、嫉妒等。人格异常是指人格结构和人格特征偏离正常,对环境适应不良,明显影响其职业和社会功能,是在无认知障碍和智力障碍的情况下出现异常的嘟昔反映。人格异常的类型很多,在幼儿教师身上表现比较明显的有:(1)强迫型人格,这种类型的教师反复重复某种思想、冲动和行为,对人对己要求苛刻,往往严格要求学生按他的方式行事,显得死板守!日。(2骗执型人格,这种类型的教师敏惑、多疑,总是环疑别人对他不忠,习惯用敌视的角度看问题,人际关系紧张,不愿相信别人,对学生缺少宽容之心,一旦别人与之发生冲突,便以牙还牙。(3)冲动型人格,这种类型教师情绪易冲动,自制能力差。造成幼儿教师人格出现异常的主要原因为:(1)由于教师扮演着为人师表的角色,接受了“人类灵魂工程师”这种职业,就不得不尽量满足人们对这个神圣那赵业的要求,就不得不因此常常掩盖和压抑自己的一些真实感情,从而造成心理状态的失调。(2)社会、家庭对教师的期望过高,这种过高的期望投射到教师身上,造成教师过;为宣求人格的完美,而求全责备自己。

3.不良情绪反应突出。在调查中发现,沈阳地区幼儿教师中敌对、抑郁、焦虑的阳性症状依次为18.1%,12.5%,12.5%,这些情绪长期存在会直接危害教师的身心健康。敌对主要从思想、感情以及行为三个方面反映出来,包括时常有工兀恶的感觉、摔物、喜欢与人争议直到不可控制的脾气爆发;抑郁主要指心境苦闷、生活兴趣咸旦、动力缺乏、活力丧失、悲观、失望、对自己失去信心、有罪恶感;焦虑主要指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等主观焦虑湘金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特征,如气促、出汗、失眠等。分析其原因主要是:(1)教师的成就愿望比一般人强烈,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渴望得到社会的关注和认可,更渴望成功,可是现实生活中,教师的成功具有不可确定性,职业成就感不像其他职业那么明显,教师的很多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容易产生抑郁、焦虑、恐怖等心理问题。(2)有些园所管理上过于僵化,教师处于被控制;被监视的状态下,导致教师容易神绍过敏,心中不踏实,在工作中不能集中注意力做事,心神不宁。

(二)不同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1.不同年龄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基本相同,而有的学者研究认为随年龄的增长,幼儿教师的身心健康逐渐下降与本研究的结果不同,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主要有:(1)现代幼儿教师无论是年轻还是年长些,都面临着培训进修,评比,晋级等学习和考核,还有幼儿课程日益丰富、复杂,也对幼儿教师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各年龄的幼儿教师都有不同程度的压力。(2)年轻的幼儿教师生活和家庭压力较小,体力充沛决定了她们对高强度劳动的耐受能力,但自身的经验不足和应激能力较差。年长些的幼儿教师虽然教学经验和心理素质较好,但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教师除了承受超负荷的工作外,还要承担照顾老人和操心孩子成长等各种家庭问题。由于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教师都受各自外在和内在因素的影响,所以心理健康水平大体相当。(3)本研究以5岁作为年龄段的划分间距,而年龄在31--35岁4人,36岁以上10人,样本偏少也是造成结果差异的一个原因。

2.不同教龄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发现,5年以下教龄的幼儿教师比6年以上教龄的幼儿教师其分数略高些,但差异不明。通常,由于经验的差别,教龄短的幼儿教师承受压力的程度,对课程的把握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都不及教龄长的幼儿教师,所以在得分上教龄短的教师高于教龄长的教师。但不同教龄的幼儿教师同样承受着超负荷的工作,教龄长的教师还面临着更多的家庭负担,上有老下有小,同样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所以在心理健康水平上与教龄短的教师基本相当,不构成显著差异。

3.不同班型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班型的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基本相同,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1)小班幼儿的年龄较小,在生活上需要教师的细心照料和呵护,同时小班幼儿的教学计划较少,所以教师虽然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但教学力较小。(2)中班幼儿相比较下更淘气,更活泼,生活自理能力也明提高,但家长、幼儿园对幼儿所学知识的要求也更高。这样,中班幼儿教师虽然在幼儿的生活上投入精力有所减少,但教学压力却提高。(3)大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更强,教师不必在生活上付出太多体力,但在教学计划上更严,更紧,面临的要求也更高。由于不同班型幼儿教师都有各自的工作压力,所以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存在显著差异。

4.不同学历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结果显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在学历上差异非常显著。本科学历幼儿教师除了强迫和恐怖两个因子外,其余各因子上都显著高于专科学历的幼儿教师。而贾林祥在研究中指出中小学教师中学历高者比学历低者更健康。幼儿教师中高学历者出现较多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是:(1)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较低,本科生大学毕业后满腔热血地投入到工作中,但较低的工资与社会地位让本科学历的幼儿教师认为得到的回报与其学历不成正比,导致本科学历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较差。(2)本科学历的幼儿教师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不甘心做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当她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但并没有多大的进步时,内心会产生一种消极情绪,也是导致本科学历幼儿教师出现较多心理问题的原因。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