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教师情绪智力初探

2012-12-14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教师情绪智力初探

论文摘要:教师良好的情绪智力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它可以促进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提高师生创造力水平,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然而,许多教师不了解自己的情绪智力,没有掌握相应的方法以提高情绪智力,由此造成一系列目情绪智力而引发的教育问题因此,教师应转变教育的功利观,掌握与学生进行情绪、情感交往的技巧,学习与情绪智力相关的课程,从而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情绪智力

论文关键词:教师素质;情绪智力;全面发展

情绪智力(EmotionalIntelligence),是指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把握和控制,对他人情绪的揣摩和驾驭,以及对人生的乐观程度和面临挫折的承受能力.在心理学上,情绪智力的测量结果用情绪智力商数(Em~iona]IntdligenceQuo6ent)来表示的,简称为EQ。由于许多教师不了解自己的情绪智力,没有掌握相应的提高情绪智力的方法,由此造成一系列因情绪而引发的教育问题。正如伦敦大学教育学院首任院长沛西·能所说:“如此众多的教育努力的相对无效性,主要是由于忽视了作为人的能量的最近来源的情感,它是教育发展的真正动力,不论在学习方面还是在行为方面。”因此,重视教师情绪智力的培养.是十分的必要。

一、教师情绪智力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

1教师良好的情绪智力有利于促进空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实现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发展,心理发展主要指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发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柯拉斯和尔、基布勒先后出版了《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各个领域又细分为不同的方面和层次。可见教育目标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情感本身也是教育应达到的目标之一。

“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是对教育基本目的一个广义的界说。”“教育的一个特定的月标就是要培养情感方面的品质,特别是在人与人的美系中的情感品质。”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的所谓融合教育、情感教育思潮,其宗旨就是统合教育中的认知领域与情感领域,在教育中将认知性与情感性结合起来,把教育的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统一起来,促进全面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不应再向学生施以偏知、偏智的片面教育,而应贯彻知情并重的全面教育。这就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教师不仅要在认知、技能方面,而且要在情绪智力方面达到促进全面发展教育目标实现的要求。

2教师良好的情绪智力有利于推动创新教育的发展

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和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要培养创新人才,关键在教师。许多学生认为,一个人智力水平高,创造力就高。其实,这一观点是不正确的,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曾经对智商在70~140的学生进行创造力测验,结果发现具有中等以的智力水是创造发展的基率条件,提高创造力水平还取决十其他一些非智力因素,其中情绪和情感的作用是巨大的。从情感干"智力对创造力发展与发挥的影响看,很多情况下,情感的力量远比智力强大。就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而言.二者并不是完全同步相关的,虽然刨造者需要一定的智力水平,但持别高的智商不是创造力的先决条件。刨造过程是激烈的智力活动过程,但也是强烈的睛感活动过程从创造动机的产生到创造过程的持续,再到刨造结果的验证,各环节都蕴含着创造者的情感因素。

“创造涵容着为推进人类文踞进化而选择的崇高性、独特性兼备的创新目标,涵容着为提高人类美学价值而投人创新过程的高尚情操,涵容着为增进剃他精神而尽情发挥的开拓风貌,涵容着优化个体的刨造性功能而认真掌握创新技巧的热情,涵容着为追求永恒的价值目标而把自我短暂的人生化为人类文明序列的磊落胸怀。”创造过程不是冷冰冰的智力活动,没有火热崇高的情感动力,创造活动就无法展开。

3.教师良好的情绪智力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